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天公作美,这一日早上雨停,下午放晴,至夜升起了一轮明月。
时隔半月,邕州城的大街上再次挂满了红灯笼。街头上,百姓们络绎不绝,携老扶幼出来赏灯,商户们也抓着这波机会,摆起了各种小摊。
在邕州中街的一片红灯笼下,一间当街的小酒馆前,三个人正坐在一张桌前喝着酒。
三人分别是裴翾,李彦,洪铁。
“潜云,是我对不住你……让你投军,却没想到,这战事如此凶险,就连你都中了蛊毒……”李彦端着酒杯,双眼垂泪。
“大人,不碍事的,我这蛊又不是必死之蛊,您也是想让我出人头地……”裴翾抓着李彦的手说道。
一旁的洪铁重重叹息了一声,随后抓住裴翾的手:“贤弟啊……是为兄无能,为兄要是有你这般本事的话,也不至于……”
“好了好了,大哥,不怪你,咱们喝酒。”裴翾好劝歹劝,才让两人拿起了酒杯。
三人举杯共饮,裴翾于是转移了话题来。
“大哥,仗打完了,你立下了功劳,应该可以回家一趟了吧?”裴翾道。
“但愿陛下开恩吧,我也着实很想家了。”洪铁低头道。
“李大人,您也在功劳簿上,我看您也可以往上走一走,能当个大些的官了。”裴翾朝李彦道。
李彦摇头:“潜云啊,官场我已经看透了,走的越高,摔的越惨……我当着这个小县令,能在这南疆守护一方就可以了。”
“奉化兄,此言差矣!”洪铁指着李彦,“你想想,若无陈帅这等通情达理,清廉无私的大官,你我恐怕今日都无法在此饮酒了!奉化兄须知,能力越大,担子就越重,你这等好官,必须往上走!”
“对,大人,你当县令,便能造福一县,你当刺史,便能造福一州,这难道不是黎民百姓所想?难道不是大人您平生之志?”裴翾反问道。
李彦低头笑笑:“潜云,我说不过你……”
“这就对了,来,大人,咱们喝酒!”
“来!”
三人再次举杯,喝下了杯中酒。
正是:酒入喉,辛辣入腑,愁云拨开,月当空。月虽明,光却寒,寒光漫身,一身孑然。
正当三人在街头对月感叹之时,周安跑过来了。
“原来你们在这里啊?真让我好找啊。”周安说了一句。
“周安兄弟,怎么了?”裴翾起身问道。
周安道:“朝廷的传奉官带着敕旨来了,陈帅不在,敕旨送到了洪将军府中,传奉官目前正在府中等候呢!”
洪铁听完脸色一肃:“奉化,贤弟,你们先喝着,我回去一趟。”
“大哥慢走。”裴翾拱手道。
“嗯。”
洪铁拍了拍裴翾的手,转头就跟周安走了。
两人离去后,李彦对裴翾道:“潜云,你不去看看吗?”
“我又不是朝廷的官,我去干嘛?”裴翾回应道。
“你这次南征,功劳甚大,恐怕陛下要封你官了……”李彦低声道。
裴翾摇了摇头:“大人,我这个样子,哪里能当官啊?我还得去解蛊呢……”
“可万一,敕旨下来,真的赏你一个官,还让你去洛阳呢?”李彦认真道。
“那便去一趟洛阳好了。”裴翾一脸无所谓道。
李彦点点头,拍了拍裴翾肩膀:“潜云,你可一定要好好活着啊……”
“放心吧,大人。”
裴翾笑笑,也拍了拍李彦的手。
很快,两人就分别了。
裴翾一路走着,一边走,一边看着街上的花灯,很快,他就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背影在一个小摊前,而那个小摊的灯笼上,挂着彩纸,彩纸上写的是各种谜题。
元宵佳节,自然要猜灯谜了。
那个熟悉的背影不是别人,正是周燕。
这个小摊上的灯谜是字谜,也就是猜字。
“两边枝桠多,中间喜鹊窝,一个淘气鬼,伸手掏鸟窝。”
这个谜题让周围的百姓难住了,这是个什么字?
裴翾好奇,走过去一瞧,便心里有了底。这时,周燕却开了口:“这是个攀字!”
裴翾笑笑,这丫头还有点水平啊。
摊贩笑笑,转手就送给了周燕一个小礼物盒,周燕打开一看,居然是一支雕刻精美的木簪。
周燕很开心,接着就去看下一道题。
“木上云雨风吹来。”
很多人都猜不出来,裴翾看了看低头思忖的周燕,默不作声,这个其实也不难。
周燕低头思索半晌后,抿了抿朱唇:“这是云彩的彩字。”
周围的人顿时惊讶不已,这小姑娘这都能猜出来啊?真是不简单啊!
裴翾笑了笑,默默的看着,周燕再度拿完一个小礼物后,看向了第三个灯谜。
谜题是:上没有爹妈,下没有兄弟,自己不像个人,还带个徒弟。
周燕看着这谜题懵了,百思不得其解的她于是跟摊贩请教道:“这真的是一个字吗?”
摊贩点头:“当然了姑娘,不过这个字有点难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