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
三声钟响尚未散尽,陈玄的手指已从记录仪重启钮上收回。演武场的仪器仍在运转,屏幕上残留着双剑合发后未完全消散的能量波形,但他没有再看第二眼。心律感应符仍贴在衣襟内侧,微微震颤,与体内灵气循环同步;共振片收入随身符袋,编号C的玉针管紧挨其旁。他背起科学仪器包,转身离开。
风卷起麻衣下摆,吹过未收起的检测环外壳,发出细微金属摩擦声。他穿过长廊,脚步稳定,脑中却已调出青铜鼎虚影。沿途墙壁上新贴的传讯符文一闪而过,鼎影自动解析其中信息流,浮现出一组动态方程:人口迁移速率 × 地脉灵气衰减系数 = 敌军最优行军路径概率分布。
东岭方向传来“九黎来犯”的简报,仅四字,无细节,无佐证。传统修士依赖占卜与直觉,此刻恐怕已在推演天机、焚香问卦。但陈玄清楚,真正的威胁从来不在明处。
抵达内务堂时,情报员正俯身在龟甲前,指尖划过裂纹,口中低语测算口诀。堂内数名值守弟子站立两侧,神情凝重。
“东岭山门已被九黎使者踏破,”情报员头也不抬,“言‘三日之内,血洗东岭’。此为挑衅,亦为战书。”
陈玄站在门口,并未靠近。“他们若真要攻东岭,需穿越三处断灵带,每里地灵气浓度低于三百埃,大军通行将损耗至少四成灵力储备。且东岭坡陡石滑,雨季泥流频发,昨夜降雨量达两寸七,今日通行指数为负十七。这不是进攻路线,是自杀路线。”
情报员终于抬头,目光冷峻。“你以算式论兵事?修行之人观星象、测气运,岂是你这些刻度尺能衡量的?”
“我不是在测量,是在推演。”陈玄取出便携式频谱分析符,插入腰间仪器槽,连接昨日采集的东岭土壤样本,“若真有十万战士踏足,地面震动频率应持续高于五赫兹,但我检测到的最高值仅为一点八,且呈零星点状分布,说明仅有小股队伍停留,非主力调动。”
他将结果显示在投影阵盘上:一片灰蓝色地形图中,东岭区域毫无异常震动残留。
“再看北谷。”他调出另一组数据,“三日前,北谷风向由西北转东南,平均风速提升至每息九丈,恰好掩盖行军气息。同时,当地妖兽群出现异常迁徙——赤瞳鹿群逆流南下,铁喙鸦整巢离林,这与人为隐蔽推进引发的生态扰动模型高度吻合。”
一名弟子冷笑:“凭几只鸟飞走,就断定敌袭?荒谬!”
“不是凭鸟。”陈玄在沙盘上快速标注坐标,“是综合通行难度与守备强度的性价比分析。X轴为各路线通行成本,Y轴为防御密度,东岭两项皆高,属‘高投入低回报’路径;北谷地势平缓,水道可载舟,守卫仅三百人轮值,属‘低投入高回报’缺口。任何理性统帅都会选择后者。”
情报员眉头微皱,仍未表态。
“你们历年经验认为九黎必自东来,是因为过去二十年他们确实如此。”陈玄声音平稳,“但规律本身就会被打破。当一方掌握蛊毒改造战士体能极限,另一方却仍用旧地图走新战场,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堂内短暂沉默。
“你有何建议?”情报员终于开口。
“立即启动加密传讯阵,向北谷暗哨发出一级预警核查令。”陈玄指向沙盘一角,“那里设有三处隐秘观测点,若敌军已潜入百里内,哨兵应能捕捉到群体脚步共振或蛊虫振翅特有的低频波段——频率集中在四十三到四十五赫兹之间。”
情报员沉吟片刻,挥手示意身旁弟子准备传讯玉符。
“等等。”陈玄取出微型灵气流向仪,嵌入沙盘底部,“我可模拟北谷地形下的声波传播与气息扩散模型,预设报警阈值。一旦监测到特定频率的能量波动,系统将自动触发红色警报。”
他在沙盘周围布设六枚共振片,连接导线与主控符阵,输入参数:群体移动最小单位≥五百人,持续时间>十分钟,频率带宽锁定43–45Hz。随后命名整套装置为“九黎行动预测矩阵v1.0”,并将操作手册刻入备用玉简。
“交给你了。”他将玉简递出,“若有异动,立刻通知我。”
情报员接过玉简,眼神复杂。“你这套东西……从未有人这般用过。”
“因为它不靠猜测,靠验证。”陈玄收起工具包,“现在我们等的不是会不会打,而是他们什么时候动手。”
两个时辰。
这是传讯阵往返北谷所需最短时间。期间无法确认敌情是否属实,也无法提前调动兵力。若北谷失守,敌军便可顺流而下,直逼核心试炼区。
等待是最难熬的决策阶段。
陈玄未离开内务堂,立于外廊之下,手中热成像投影仪仍未关闭,画面定格在北谷渡口的虚拟地形图上。温度色阶显示正常,无大规模热源聚集。但他知道,真正的敌人会压制体温,利用地下水道潜行。
他摸了摸胸口的心律感应符,仍在跳动,节奏稳定。
忽然,投影仪边缘闪过一道微弱绿光。
不是来自北谷方向,而是仪器内部自检程序的一次异常反馈。数据显示,沙盘中的模拟模型刚刚接收到一段极短促的脉冲信号,持续时间不足半秒,频率44.2赫兹,与预设阈值完全吻合。
他盯着屏幕,手指悬停在警报启动钮上方。
那道信号……是误判?还是真实存在的试探性渗透?
他没有按下按钮。
因为真正的警报,不该由他一个人决定。
喜欢科学证道:我在洪荒悟宇宙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科学证道:我在洪荒悟宇宙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