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三楼,小会议室。
顶上那台投影机年纪估计比我还大,嗡嗡响了半天才亮,画面发绿。
长桌一头坐着我们:
我、小杏、老马,还有王支书、罗雨薇。
另一头是县农产品公司的三个人,中间那个就是今天的主角——秦婉婉。
她把工作牌顺手别在桌上,抬眼的时候冲我们笑了一下:“第一次来古柳村,路上风景挺好看的。”
这话谁都爱听。
王支书先笑:“我们这儿啊,就是穷是穷了点,景致还是有的。”
秦婉婉接得自然:“所以才适合做特色农业嘛,‘穷’是特色,‘美’是卖点。”
——一句话,把我们从“落后村”说成“有潜力资产”,嘴是真甜。
系统一边给她挂标签:
【观察对象:秦婉婉
——擅长“话术导向”:把现实问题包装为机会;
——情绪极稳,对方情绪波动时保持甜度不减。】
我在心里撇嘴:
——行,系统,你第一次夸人夸得这么细。
PPT开始放。
标题:《古柳村农产上行试点合作方案》。
第一页就写着一行大字:
“只要你们愿意,我们负责送你们的菜,去见更大的世界。”
老马听得眼睛都直了。
“我们公司已经跟市里几家大型超市、有机菜专柜谈好了框架。”秦婉婉指着下一页,“如果古柳村愿意做试点,我们可以帮你们做品牌包装——比如‘古柳山蔬’——”
她顿了一下,转头看我:“林先生,你是学市场营销的吗?”
我愣了下:“我学的是计算机。”
“那更好。”她笑,“你们这一代搞互联网的,对品牌应该比我们这些老派更敏感。”
——第一次见面,就顺带给我戴了个“互联网懂行”的帽子。
我忍不住在心里翻翻白眼:
——大姐,你比我也就大三五岁,你给自己往“老派”上靠,是想显成熟还是想拿资历压我?
系统很贴心地补一刀:
【注意:对方试图在话术上把你拉到“同一阵营”——“你们年轻人 + 我们公司”,在潜意识里淡化“村民”一方。】
我心里说:
——知道,别在旁边当感情专家。
PPT翻到“合作模式”。
“我们这边负责外部市场对接、包装、冷链运输,你们负责组织种植和初步分拣。”秦婉婉说,“利润分成这样——外部售价减去成本之后,我们公司拿三成,你们拿七成。”
一屋子人都轻轻倒吸了一口气。
“七成?”老马忍不住说,“那我们不是赚大发?”
“马叔。”我下意识拉了他一下,“先听完。”
秦婉婉对“叔”这个称呼反应极快,立刻跟着叫:“是啊,马叔您别急,我们还有一个‘保障底价’机制,避免市场波动导致你们的收入不稳定。”
她看向我:“林先生,您刚才车上提到‘公平感’这个词,我印象很深。我们这套机制,就是希望你们在心里觉得——不管市场怎么变,我们不会让你们白忙活。”
——她竟然把我路上随口怼项目男代表时说的话,记到了谈判稿里。
有点专业。
系统立刻给这段话打注释:
【对方采用“借用宿主词汇”的方式,强化信任感。
——公平感指数短期 ↑,若后续执行与口径不符,反噬将加倍。】
我捏了捏手指,提醒自己别被“七成利润+保障底价”这几个词冲昏头。
“我能问一个现实一点的问题吗?”我开口。
“当然。”秦婉婉笑,“我们这次来,就是想把现实问题说清楚。”
“利润七三分之前,成本谁核?”我问,“是你们核,还是我们核?核完之后账目谁看?多久结一次算?如果菜烂在车上了,算谁的?”
会议室一下安静下来。
周甜缩在角落里,抱着手机小声说:“哎哟,开始硬聊了。”
罗雨薇抬了抬眼镜,嘴角压着没笑出来——
我知道她心里那句是:
——好,你总算问对了几个问题。
秦婉婉一点也不恼,翻到下一页:“关于这一点,我们也有方案。”
她指着 PPT 上的一行行小字:
“第一,所有成本项目明细,我们会提供标准模板,你们这边也可以派人参与记录;
第二,每一单交易结束三天内,我们会通过系统给你们推送结算单;
第三,货损问题,我们按责任划分,如果是运输环节的问题,由我们承担;如果是采摘、分拣的质量问题,就需要你们这边负责。”
“系统推送是啥意思?”刘婶听不懂技术词,忍不住插嘴,“你说话慢点。”
“就是手机上会有个小程序。”秦婉婉立刻换成大白话,“每一单卖了多少钱、扣了什么费用,都能在上面看到。”
刘婶“哦”了一声,脸上写着三个字:
——我不信。
我也不完全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