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半,我就被敲门声砸醒。
“林宴——起床了起床了!”
门外苏小杏嗓门一如既往穿透力十足,“太阳晒到老柳树根了,你还躺着当树桩啊?”
我翻了个身,脸埋进被子里,嗓子里含糊地挤出一句:“今天星期几?”
“星期天啊!你昨天自己定的集市日!”她毫不留情,“快点起来,菜都送到小卖部门口堵着你了!”
我瞬间清醒。
——对,今天是“古柳村试点农货集市第一天”。
三户人昨晚紧张得睡不着,这会儿估计已经在数鸡蛋、抹辣椒酱了。
我胡乱洗了把脸,抓个馒头就出门。
村口那条老土路被人用粉笔画了格:
中间一条写着“大集市通道”,两边分别是“马家山货摊”“刘家豆制品”“宁青夫妻蔬菜角”。
再往里,赵家早早搭好了棚,布横幅写着——
【古柳赵家绿色示范田 · 创新果蔬专柜】
下面一行小字:
【山河社 · 某某农业联合示范点】
很会抢眼球。
我刚走过去,老马就拎着一筐土鸡从那头冲过来,急得脸通红:
“宴子!你快管管,你小卖部门口都放不下了!”
小杏的小卖部门口,此刻堆了三堆东西——
老马家土鸡、刘家豆腐和卤味、宁青那边刚摘下来的小白菜和西红柿。
“你们送货也不用一股脑往这塞啊……”我扶额。
“你不是说统一出货点看着‘正规’吗?”老马理直气壮,“我在门口看一眼,我就觉得自己是企业家。”
“企业家凌晨五点起来杀鸡,你这叫劳模。”小杏翻着白眼,一边戴手套把鸡一只只拎到塑料框里,“你再堵我门口,顾客得翻山越岭才能进来。”
“哪有顾客?”老马四下看一眼,“现在来看热闹的比买东西的多。”
确实。
小卖部对面那块空地上,已经围了一圈村民。
有人抱着小孩,有人插着兜,一边唠嗑一边指指点点:
“哎哟,这就是首批三家咯?”
“你看人家有命,小马以前种地赔了几回,这回又被选上。”
“可不是嘛,前两年要选的时候,我们家怎么没赶上?”
没赶上的那两年,是某个外面公司来收“高价稻谷”,最后欠款一走了之,还顺带拖走几台农机。
我提着一个纸箱走过去,把嗓子压低:
“今天是试营业,大家想买就买,不想买就看热闹。
就一条——不要在摊子前面吵吵‘谁更该被选上’,没意思。”
“你这是心虚了?”人堆里有人阴阳怪气。
我抬眼一看,是那天在祠堂会上最后退单的老赵。
今天他倒穿得精神——Polo 衫塞进裤腰,头发打了点摩丝,人往自家棚下一靠,一副“我是特邀嘉宾”的架势。
“赵叔,你那边是企业示范点。”我笑了一下,“今天咱们互不打岔,谁卖谁的。”
“哎,我没说要抢你们生意。”老赵摆手,笑容里带点凉意,“只是想看看——你说的这三户,能不能卖出个样儿来。”
我正要回嘴,耳边“叮”的一声。
系统来了。
【系统提示:
——宿主,今日为【古柳农货集市·首日】。
——气运回流模型启动,试点三户与宿主绑定系数 0.6。
——为降低首日崩盘风险,建议分配【少量欧皇因子】至以下节点:
① 第一单成交
② 直播间首个远程订单
③ 避免首名顾客当场差评。】
“……你这说人话吗?”我心里吐槽,“什么叫‘避免首名顾客当场差评’,你以为这是外卖平台?”
【简单说:
——别让第一单买菜的人骂街。】
我叹了口气:“那你具体想怎么搞?天上掉个冤大头下来?”
【宿主只需在①号节点附近停留 10 分钟,系统会做微调。】
【注意:本次分配为“试点型小额度”,不会立即引发连锁倒霉。】
“你终于学会打补丁了。”我边骂边往摊位那边走。
第一单,得漂亮一点。
不然整个集市的“气”一开始就走歪了。
周甜已经架好了三脚架,手机对着摊位。
“大家好,这里是《甜甜不吃糖》的直播间,今天我们直播一个全新的节目——”
她冲镜头眨眼,“《我们村的三户先富,能不能把自己先急死》。”
弹幕刷刷刷滚过:
【哈哈哈标题绝了】
【先富不是先疯吗】
【真是村里搞试点?不会是剧本吧】
“来来来,我们请今天最辛苦的项目负责人——林宴同学,上镜打个招呼。”
她伸手就把我拽进镜头。
我呛了一下:“你提前不打个招呼的吗?”
“真实才有流量嘛。”她冲我挤眼,“来,说两句。”
我对着手机屏幕,硬着头皮笑:“大家好,这里是古柳村。今天就是试试水,看我们卖不卖得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