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楼出来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
镇上那条主街,大部分卷闸门都拉了一半,只剩几家小吃摊在硬撑生意。油烟味、麻辣味和下水道的潮味搅成一团,往上窜。
我背着手走,感觉自己像刚打完期末考试,成绩未知,但题已经交空了。
回古柳的路得走一段国道,再拐进那条熟得不能再熟的小乡道。夜里车少,远处偶尔有远光灯扫过来,把人打成一片白。
走到村口那块“古柳生态示范村”的牌子时,我停了一下。
那块牌子的“生态”两个字,白天看还挺精神,这会儿在路灯底下,字边缘都起了毛——像一张被反复擦写的脸,不知道到底要演哪种笑。
老柳树的影子横在路旁,树冠比几年前又秃了一圈,像刚做完化疗。
我抬头看了一眼,心里刚冒出一句“你也辛苦了”,脑子里突然“叮”的一声。
不是错觉,是那种从脑膜里往外拱的冷声音:
【条件满足:区域意志初步凝聚。】
【是否开启“镇域视图(beta)”?】
两个选项在眼前浮着:
【是】 / 【否】。
我下意识想戳“否”。
“别开了成吗?”我在心里跟它商量,“今天已经够一宿的了。”
系统不理我,又补了一句:
【提示:继续拒绝,将导致‘区域气运’长期处于失控状态。】
【当前区域事故概率:常规基线的 3.7 倍。】
我骂了一句:“你就不能学会委婉一点?”
【委婉:无助于降低事故概率。】
……谢谢,真是冰箱成精。
我叹了口气,把手指往“是”那一块点了过去——其实也不知道“点”的动作是生理还是心理的,反正下一秒,眼前世界就开始歪。
具体形容一下,就是——原本那条黑乎乎的村路,被人突然拉远、拉高,像打开了手机地图里的卫星视图。脚下的土路在视野里缩成一条灰线,村子像一块不规则的面包块,镶在河边,周围是更大片的黑。
只不过这个“地图”,不是正常的彩色,是一片灰底,上面爬满了线。
有亮的线,淡金色,从镇上那边往古柳的样板街流;
有暗红色的线,像被人用笔在几个点上戳破,再连成一条条“事故链”;
还有几处黑得发紫的斑,像坏掉的组织。
“欢迎进入镇域视图。”系统的声音终于适时出现,“当前覆盖范围:古柳村及周边镇域。”
“这玩意儿,怎么有点像医院片子?”我皱眉,“CT?还是胃镜?”
【可理解为:区域气运 MRI。】
“你能不能说点大家听得懂的?”
【该地图用于监控区域气运流向、事故概率与外部干预线。】
“说人话。”
【哪里容易出事、谁在动手脚,一眼看完。】
……这下懂了。
视野自动缩放到古柳上空。村子的轮廓不是一般地图里的那种边界线,而是略微带点弧度,整体是个扭曲的“龙”字形。
老龙山那条山脉,像一条趴着的龙脊。那条水库放水出来的小河,就是龙从嘴里吐出的水,绕了个弯,才落到古柳这块地上。
整条“龙”,有几节是亮的,有几节是暗的。
亮的那段,在我们样板街附近——小杏家那块,淡淡的金光往外散了一圈,像给病人缝合伤口后那一圈新长的肉;
暗的那段,在村西头,以前出工伤的砖厂那边,整块都是发灰的,无数细小的红点不停闪。
我刚准备细看,右上角突然蹦出一个小倒计时:
【安全隐患预警:古柳村东侧变压器。】
【预计事故时间:12 分钟内。】
【事故级别:中。】
我愣住了:“什么鬼?”
视图自动拉近,镜头似的对准村东那根破旧的电线杆——那是以前老马家那块地旁边的变压器,铁皮箱子常年风吹雨打,外壳锈得跟切掉的肝差不多。
此刻在地图上,那块变压器周围正冒着一圈淡淡的红雾,往外渗。
【原因:连续降雨+线路老化+负载异常,综合事故概率:91%。】
【可能后果:电箱起火,周边两户民居受损。】
我心里“咯噔”一下。
“靠,你怎么不早点说?”
【刚刚解锁。】
“别废话了。”我直接从地图里“退出”,脚底下一软。
眼前又回到现实——还是老柳树、还是村口那块牌子。只是心跳拍得比刚才快了两倍。
我没想太多,转身就往村东跑。
夜里的村路坑坑洼洼,石子在鞋底乱蹭。我跑得气喘吁吁,在某个拐角差点撞上一个人。
“哎呦——你干嘛呢大晚上的?”周甜提着手机,差点被我撞掉,手机屏幕上还停着短视频的拍摄界面。
“别管。”我一把拽住她,“你去敲老马家他们邻居门,让他们先出来。”
“啊?又出啥事了?”她被拽得踉跄,“你怎么一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