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在身后轻轻合拢,将外界的光线与可能存在的窥视暂时隔绝。林溪背靠着冰凉的门板,灵识却如同无形的蛛网,悄然向外蔓延,更为精细地感知着楼下那辆黑色轿车以及其中的乘客。
两人的呼吸平稳绵长,心跳频率低于常人,显然是经过特殊训练,体能和意志都远超普通人的存在。他们身上没有明显的能量波动,不像修行者,但那种刻入骨髓的纪律性、以及隐隐散发出的、与现世秩序紧密相连的“权威”感,让林溪基本确定了他们的来历——隶属于国家层面,处理特殊事件的部门。
是叫“特调科”、“异常现象管理局”,还是其他什么名称,林溪并不清楚,也无意深究。她只知道,自己一直尽量避免的、与官方力量的正面接触,似乎因为黑水矿坑的变故,被提前触发了。
对方只是监视,并未采取进一步行动,这说明他们目前仍处于观察和确认阶段,或者是在等待合适的接触时机。直接冲突是最不明智的选择,但完全回避恐怕也难以做到。
林溪快速权衡着。她走到窗边,借着窗帘的缝隙,再次确认了那辆车的位置和车内人员的大致状态。然后,她退回客厅中央,盘膝坐下,并未继续之前的调息,而是开始思考对策。
首先,必须评估自身暴露的程度。陈骏是一个可能的线索来源,但他所知有限,仅限于“能平息异常气场的高人”这一模糊概念。黑水矿坑那边,自己潜入和逃离的过程都极为迅速,并且最后遗迹彻底崩解,对方即便有监控手段,能获取的直接证据应该也有限。最大的破绽,可能在于自己近期活动与多处“异常”平复之间的时空关联性,以及自己这处特意选择的、气息“异常”平稳的居所。
其次,要判断对方的态度和目的。是怀有恶意,意图控制或清除?还是秉持中立,旨在观察、登记或有限度的合作?从对方目前仅止于监视的行为来看,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
最后,决定自己的应对策略。矢口否认、强硬对抗都不可取。但完全坦白,暴露自己镜界守护者的身份和新盟约的秘密,更是绝无可能。最好的方式,是表现出一定的配合度,但掌握好分寸,只展示对方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部分,隐藏核心秘密,并试探出对方的底线和意图。
思路逐渐清晰,林溪的心也安定下来。她重新开始引导太初源气,继续修复身体的细微损伤,同时分出一缕心神,维持着对门外环境的警戒,并开始构思稍后可能发生的对话。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阳光逐渐变得炽烈。大约在上午十点左右,公寓的门铃,意料之中地响了起来。
“叮咚——”
清脆的铃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林溪缓缓睁开眼,眸中一片清明。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衣物,让表情恢复到一种带着些许疏离和疑惑的常态,然后走到门后,透过猫眼向外望去。
门外站着两个人,一男一女。男子约莫三十五六岁,身材精干,穿着合身的黑色夹克,面容普通,但眼神锐利沉稳,正是之前在楼下轿车内感知到的人之一。女子看起来年轻些,不到三十,齐耳短发,戴着无框眼镜,气质干练,手中拿着一个轻薄的平板电脑。
“请问是林溪女士吗?”门外的男子开口,声音平和,带着公事公办的腔调,“我们是国家特殊现象调查科的,我姓赵,赵伟。这位是我的同事,李晴。有一些情况,想向您了解一下,方便开门谈谈吗?”
特殊现象调查科……果然。
林溪沉默了两秒,似乎在判断来人的身份,然后才伸手打开了房门,但只开了三分之一,身体恰好挡在门口,带着适当的警惕问道:“特殊现象调查科?我好像没听说过这个部门。有什么事吗?我需要查看一下你们的证件。”
她的反应合乎常理。赵伟并没有意外,从内衣口袋掏出一个小巧的黑色证件夹,打开递到林溪面前。证件做工精致,有着复杂的防伪纹路,上面有国徽、部门名称(确实是“特殊现象调查科”)、他的照片、姓名和编号,并盖有红色的印章。旁边的李晴也适时展示了自己的证件。
林溪仔细看了看(她确实在辨认其蕴含的、代表官方认证的独特“气息”),然后才侧身让开:“请进吧,家里比较简陋。”
赵伟和李晴道谢后走了进来,目光迅速而专业地扫视了一下客厅的环境。空荡、整洁、异常“干净”到近乎没有生活气息的环境,让两人眼底都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请坐。”林溪指了指沙发,自己则拉过那张唯一的椅子,坐在他们对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知道两位找我,是为了什么事?”
赵伟坐在沙发中间,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这是一个既显得认真又不具攻击性的姿态。李晴则坐在侧方,平板电脑放在腿上,手指轻触屏幕,似乎随时准备记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