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修仙
第三十二章 灵泉生祸端,凡修共筑防
流民安置的第七日,天还没亮,罗雨翔就被灵田方向的喧哗声惊醒。他披上衣袍冲出房门,只见东方的鱼肚白刚漫过山头,往日该是晨露沾禾的灵田边,此刻却围满了人。青灰色的晨雾里,隐约能看见几个宗门弟子正和流民推搡。
“住手!”罗雨翔快步上前,声音里带着未散的睡意,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道。
人群闻声分开,露出中间对峙的两方。青云观的内门弟子赵磊,正揪着一个流民汉子的衣领。汉子怀里紧紧抱着个破了口的陶碗,碗底还沾着几星灵泉的水渍。而不远处,那口流民带来的巨大陶罐歪倒在地,清水顺着裂缝蜿蜒,在干涸的土地上洇出深色的痕迹。那是灵泉水,是流民们视若珍宝的救命水,也是如今青云观灵田灌溉的唯一指望。
“罗师兄!”赵磊见他来,立刻松了手,指着地上的水渍急声道:“这汉子偷喝灵泉水!咱们的灵田就等着这水浇苗,他倒好,趁夜里值守弟子换班,偷偷舀了半碗!”
被揪着的汉子叫王二柱,是流民里最壮实的劳力。此刻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脸涨得通红,怀里的陶碗攥得更紧:“仙长,俺不是偷……俺娃发了三天烧,嘴唇都裂了,俺想着灵泉水能治病,就……就舀了小半碗……”他说着,往人群后缩了缩。那里,他的婆娘正抱着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孩子的小脸烧得通红,气息微弱。
罗雨翔的目光落在那孩子身上,心猛地一软。他想起前几日安置流民时,王二柱是最勤快的。灵田除草、修缮破损的田埂,总是第一个上手,哪怕手上磨出了血泡也不吭声。可灵泉水的珍贵,他比谁都清楚——这罐水看着多,却要灌溉青云观后山二十亩灵田。如今灵苗刚冒出嫩芽,正是需水的时候,少一口,就可能枯死一片。
“灵泉水不能私用。”罗雨翔沉声道,语气却缓和了些:“这水要浇灵苗,灵苗长成了,才能有灵谷,大家才能有饭吃。”
王二柱的头垂得更低,喉结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只化作一声哽咽:“俺知道……可俺娃快不行了,凡间的井水都干了,俺实在没办法……”
人群里开始窃窃私语。有弟子低声抱怨“流民就是麻烦”,也有流民替王二柱求情“二柱是个老实人,也是急得没办法”,还有人担忧“灵泉水少了,灵苗要是死了,咱们往后吃啥”。晨雾渐渐散去,阳光落在对峙的人群上,把每个人脸上的焦虑都照得清清楚楚——这就是荒年里的困境,一方是孩子的性命,一方是所有人的生计,怎么选,都像在刀尖上走。
“先看孩子。”凌霜的声音突然从人群后传来。她提着药箱快步上前,蹲下身,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翻开孩子的眼皮看了看,眉头皱了起来:“是高热,再拖下去会损伤根基。灵泉水确实有滋养之效,但直接喝太暴烈,孩子身子弱,承受不住。”
她说着,从药箱里取出一个小巧的玉瓶,倒出三滴淡绿色的液体,又从怀里摸出一小块晒干的灵米饼,碾碎了混在一起,调成糊状,小心翼翼地喂给孩子。那是她用自己的月俸换来的“清心露”,本是用来稳定修炼时紊乱灵气的,此刻却成了救命的药。
看着孩子喝下糊糊后,呼吸渐渐平稳了些,王二柱夫妇连忙对着凌霜磕头:“多谢仙长!多谢仙长救命之恩!”
“起来吧。”凌霜扶起他们,转头看向罗雨翔:“孩子暂时没事了,但后续还需要调理。灵泉水的事,咱们得想个办法,总不能一直这样盯着,也不能真见死不救。”
罗雨翔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朗声道:“今日之事,王二柱虽有错,但事出有因,就不追究了。但灵泉水关乎所有人的生计,必须立下规矩。”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从今日起,灵泉水由宗门和流民共同看管,每日辰时、申时各灌溉灵田一次,每次由两名弟子和两名流民代表共同监督。至于应急之用——”
他从储物袋里摸出一个巴掌大的铜壶,壶身上刻着简单的符文:“这是‘聚灵壶’,能收集空气中稀薄的灵气,每日可凝结出一小碗灵液。以后谁有急病重症,经凌霜师妹诊断后,可凭令牌领取半碗应急。”
这个决定,既维护了灵田灌溉的秩序,又给了流民们一线生机,顿时让骚动的人群安静了下来。赵磊虽有些不甘,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便不再多言。王二柱更是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意承担起日夜看守灵泉罐的责任。
一场风波看似平息,可罗雨翔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灵泉水总有耗尽的一天,聚灵壶凝结的灵液更是杯水车薪。他看着那片刚冒出嫩芽的灵田,心里沉甸甸的——想要在荒年里活下去,光靠守着这点灵泉是远远不够的。
接下来的几日,罗雨翔一边指导弟子和流民们共同打理灵田,用从玉泉峰那学来的“润田掌”小心翼翼地滋养土壤,一边思索着长远之计。凌霜则忙着为流民们诊治,从宗门药圃里采摘的普通草药不够用,她便带着几个懂医术的流民,去后山采摘野菜草药,教他们辨识哪些能治病、哪些能充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