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6日, 农历五月十一, 宜:祭祀、解除、余事勿取, 忌:诸事不宜。
我,陈默,天津日报的一名普通记者,已经在日报大厦工作了三年零四个月。每天早上八点四十五分准时踏入大厦电梯,晚上六点半离开,偶尔加班到九点,生活规律得像钟表齿轮。
陈默,今晚你值夜班。主任老张把值班表拍在我桌上时,我正在修改一篇关于旧城区改造的报道,最近有个大新闻要跟,晚上可能会有突发消息进来。
我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历——2025年6月6日,农历五月十一,宜祭祀、解除、余事勿取,忌诸事不宜。母亲信这个,每次打电话都要唠叨一番黄历吉凶。
没问题。我接过值班表,扫了一眼,就我一个人?
小林家里有事,临时请了假。老张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反正夜班也没什么大事,就是盯着点突发新闻,有情况随时联系。
我点点头。日报大厦13层的闹鬼传闻在网络上沸沸扬扬,什么五行轮回之地,什么半夜有鬼影飘荡,甚至还有人说在13层电梯里拍到过民国时期的女记者鬼魂。这些传闻在我们这些每天在这里工作的人看来简直可笑至极。
对了,老张临走前回头说,如果听到13层有什么动静,别理会。那是设备间的排风系统老化,晚上自动启动时会发出怪声。
知道了。我笑了笑,我又不是新来的,那些鬼故事吓不到我。
老张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
晚上十点,送走最后一位加班的同事,整层楼只剩下我一个人。中央空条已经停止运转,六月的闷热开始在封闭的空间里积聚。我脱下西装外套挂在椅背上,解开衬衫最上面的两颗纽扣,给自己泡了杯速溶咖啡。
电脑屏幕的光在昏暗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眼。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继续整理明天要发的稿件。窗外,天津的夜景灯火璀璨,日报大厦位于市中心,从我的工位可以俯瞰整个城市。霓虹灯在玻璃幕墙上投下变幻的色彩,偶尔有夜班飞机的红色信号灯划过夜空。
叮——
电梯到达的声音突然响起,在寂静的楼层里格外刺耳。
我抬头看了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23:17。这个点不应该有人来啊?保安老李通常只在一楼值班室,不会上楼。
有人吗?我站起身,朝电梯方向喊了一声。
没有回应。
我皱了皱眉,可能是电梯故障。日报大厦的电梯有些年头了,偶尔会自己运行。我重新坐下,啜了一口已经凉掉的咖啡,继续工作。
键盘敲击声在空旷的办公室回荡,不知为何,今晚这声音让我有些不安。我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暗处窥视着我,后颈的汗毛时不时竖起。我告诉自己这是独处时的正常心理反应,毕竟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黑暗的恐惧是刻在基因里的。
又过了约莫半小时,我忽然感觉办公室温度骤降。六月的天津夜晚虽然不算炎热,但也不该这么冷。我搓了搓手臂上冒出的鸡皮疙瘩,起身想去茶水间再倒杯热水。
就在我转身的瞬间,我的血液凝固了。
办公室里坐满了人。
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有的像民国时期的装束,有的则是七八十年代的打扮,甚至还有几个穿着类似清朝的长袍。所有人都低着头,专注地在工作——如果那能称为工作的话。他们手中拿着笔,在虚空中写着什么,有的对着空气敲打,仿佛那里有台看不见的电脑。
最恐怖的是,他们都是半透明的。
我能透过一个穿中山装的老者看到他后面办公隔间里我的外套;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年轻女孩在我的椅子上,她的身体与椅子重叠在一起,却没有任何接触的实感。
我的双腿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喉咙发紧,连尖叫都发不出来。那些似乎没有注意到我,继续着他们诡异的。一个穿着暗红色旗袍的女从我身边飘过——没错,是飘,她的脚根本没有触地——带起一阵刺骨的寒风。
我猛地后退,撞上了自己的椅子,发出的一声响。
整个办公室的同时停下了动作,齐刷刷地转向我。
他们的眼睛——如果那空洞的黑色窟窿能称为眼睛的话——直勾勾地盯着我。旗袍女的嘴角慢慢咧开,露出一个夸张到不自然的笑容。
新来的?她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带着回声,你的公位在那边。
她指向办公室角落的一个空位,那里放着一台老式打字机,上面落满了灰——我发誓白天那里什么都没有。
我再也受不了了,转身冲向最近的小会议室,地关上门,反锁,然后蜷缩在角落,双手抱头。我的心脏跳得如此剧烈,几乎要冲破胸腔。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一定是太累了产生了幻觉,或者我在做梦。
门外,键盘敲击声、纸张翻动声、低语声此起彼伏,仿佛一个正常的办公环境。但我知道那不是真的,不可能是真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