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得取过葫芦,倒吊过来,轻轻一抖,从里面倾出一粒金丹,没好气地递给孙悟空,说道:“就这一粒了,拿去吧,拿去!用这一粒把那皇帝救活,也算是你的功劳。”
孙悟空接过金丹,眼珠一转,故意说道:“别急,等我尝尝,只怕是假的,别被您给哄了。”说着,“扑”的一下就把金丹丢进嘴里。
这可把老君吓得脸色大变,赶紧一个箭步冲上前,一把扯住孙悟空,死死揪住他的顶瓜皮,挥着拳头骂道:“你这泼猴,要是敢把它咽下去,看我不打死你!”
孙悟空却不慌不忙,笑着打趣道:“瞧您这小气样儿!谁稀罕吃您的金丹!这能值几个钱?虚张声势,其实就这么点儿,在这儿呢!”说着,他指了指下巴下面的嗉袋儿。
老君这才松了口气,松开手,没好气道:“去去去!别再来这儿纠缠!”孙悟空这才笑嘻嘻地谢过老君,转身离开了兜率天宫。
眨眼间,孙悟空便下了南天门,回到东观,只见那太阳已然升起。孙悟空按下云头,径直来到宝林寺山门外,就听见猪八戒还在那儿哭得稀里哗啦呢。
他赶忙走上前,喊了声:“师父。”
唐三藏一见到孙悟空,顿时喜出望外,眼中放光,急切地问道:“悟空回来啦,丹药可有?”
孙悟空笑着应道:“有。”
猪八戒在一旁撇了撇嘴,小声嘟囔道:“他怎么可能没有?他就是去偷也能偷人家些来!”
孙悟空笑着调侃道:“兄弟,你可以功成身退啦,这儿用不着你了。你擦擦眼泪,找个别的地儿哭去。”说完,又扭头吩咐道:“沙和尚,去取些水来给我。”
沙僧赶忙应了一声,转身跑到后面井上,用方便吊桶打了半钵盂水,匆匆跑回来递给孙悟空。
孙悟空接过水,从嗉袋里吐出金丹,小心翼翼地放在那皇帝的嘴唇之间,然后双手轻轻扳开他的牙齿,用一口清水,缓缓地把金丹冲灌下肚。
过了半个时辰,就听见那皇帝肚子里“呼呼”地乱响,可身体却还是纹丝不动。
孙悟空着急地挠挠头,说道:“师父,我这金丹都用了,还救不活他,这不是要坑死老孙嘛!”
唐三藏摇了摇头,安慰道:“哪有救不活的道理。像他这样死了很久的尸体,怎么能这么快吞得下水呢?这可是金丹的仙力在起作用。金丹一入腹,就已经肠鸣了,肠鸣意味着血脉开始和动,只是气绝太久,一时还不能回伸。别说这人在井里泡了三年,就是一块生铁也该生锈了,元气已经耗尽,得有人渡他一口气才行。”
那猪八戒一听,赶忙撸起袖子,上前就要去渡气,唐三藏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他,严肃道:“使不得!还是让悟空来。”
原来师父心里清楚:这猪八戒从小就杀生造孽吃人,嘴里呼出的是一口浊气;唯有孙悟空自幼修持,吃的是松籽柏子、桃儿果子,呼出的是一口清气。
于是孙悟空走上前,弯下腰,把那雷公嘴凑近皇帝的口唇,深吸一口气,呼的一下缓缓送入他的咽喉,顺着重楼,转至明堂,径直抵达丹田,又从涌泉穴倒返泥垣宫。
只听“呼”的一声响亮,那君王顿时气聚神归,一个翻身,手脚也能动弹了,嘴里叫了一声“师父!”
接着双膝跪在地上,感激涕零地说道:“记得昨夜我鬼魂前来拜谒,怎料到今朝天亮就能重返阳间!”
唐三藏赶忙上前将他搀起,说道:“陛下,这可与我无关,您该谢我的徒弟。”
孙悟空笑着说道:“师父说的哪里话?常言道,家无二主,您受他一拜也不为过。”
唐三藏心里过意不去,又搀起那皇帝,一同走进禅堂。皇帝又与猪八戒、孙悟空、沙僧一一拜见,这才各自落座。
这时,本寺的僧人已经整顿好早斋,正打算送上来,忽然瞧见这个浑身湿漉漉的皇帝,个个惊得目瞪口呆,眼睛瞪得像铜铃,人人都惊疑不定,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孙悟空一个箭步跳到众人面前,双手叉腰,朗声道:“各位和尚,莫要这般惊疑不定。这位正是乌鸡国王,乃你们真正的君主。
三年前被妖怪害了性命,是老孙昨夜设法将他救活。如今我们要进城去,辨明邪正。若有斋饭,便赶紧摆上来,等我们吃了好赶路。”
众僧听闻,赶忙端来温热的汤水,恭恭敬敬地递到众人手中,让他们洗了脸。
随后,又匆匆找来衣服给皇帝换上。他们把那身赭黄袍轻轻脱下,寺里的僧官赶忙拿出两领布直裰,小心翼翼地给皇帝穿上;接着解下蓝田带,换上一条黄丝绦子,仔细地系好;最后脱下无忧履,递上一双旧僧鞋。
一切安排妥当后,众人这才一同吃起早斋。与此同时,寺里的僧人将马匹扣好备好,牵到一旁等候。
孙悟空扭头看向猪八戒,开口问道:“八戒,你那行李有多重?”
猪八戒挠了挠头,憨笑着说:“哥哥,这行李平日里一直挑着,还真没留意有多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