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基地核心机房的冷却系统发出持续的嗡鸣,淡蓝色冷却液在透明管道里流动的声音,与终端屏幕上 “全球算力缺口” 的红色警报声交织,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节奏。林科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 —— 全球 30 亿人每日基础算力不足 15 币,这意味着每三个地球人中,就有一个要在每天睡前面临 “删除哪段记忆” 的残酷选择:是删掉孩子今天的笑脸,还是删掉父母的叮嘱?是删掉工作技能,还是删掉救命的医疗知识?
“撒哈拉以南的马萨伊部落,有个叫卡鲁的男孩,昨天因为算力不足,刚学会的汉字全丢了,他抱着课本哭了一整晚,说‘再记不住,老师就要把他赶出课堂了’。” 叶梓的全息影像出现在屏幕右侧,手里的报告上贴着卡鲁的照片 —— 男孩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手里攥着一支断了墨的铅笔,课本上的汉字被反复擦写,留下模糊的痕迹,“苏婉阿姨在贫民窟遇到的那位陈奶奶,上周为了留住孙子的生日照片,删掉了自己丈夫临终前的遗言,现在她每天都坐在门口哭,说‘我连他最后说什么都忘了,我不是个好妻子’。”
赵宇蹲在控制台下方,正用一把磨损的梅花螺丝刀拆解一台 2090 年的元脑算力手环。这台手环的表带早已断裂,露出里面生锈的金属触点,屏幕上还残留着元脑的强制弹窗痕迹:“检测到设备版本过低,无法接入新算力网络,建议立即更换元脑 X9 手环,享新人首单 50% 算力优惠”。“元脑当年为了强制迭代设备,在旧设备的芯片里埋了‘硬件锁’。” 他小心翼翼地撬开芯片外壳,露出里面刻着 “MN-2090-L” 的核心模块,“你看这个模块上的第 4 个引脚,被故意设计成‘单向导电’,只要接入新算力信号,就会触发短路保护,让设备直接死机 —— 本质上就是逼用户花钱买新的。”
林科的手指在终端键盘上无意识地敲击,脑海里突然闪过 2025 年的一个深夜 —— 当时他在大学实验室里,用开源代码激活了第 1000 台废弃手机,那些手机原本要被厂商销毁,却在他的代码里重新焕发生机,组成了一个覆盖整个大学城的环境监测网络。“我们可以做‘旧设备改造计划’!” 他猛地站起来,椅子在金属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终端屏幕上瞬间弹出全球旧设备分布图,“全球至少有 50 亿台被元脑淘汰的旧设备 ——2080 年的初代算力手环、2095 年的家庭服务器、2110 年的工厂终端,甚至是 2120 年被弃用的便携医疗算力仪。只要用离线编译开发‘通用改造程序’,破解硬件锁,再适配我们的分布式网络,这些设备就能变成‘平民算力节点’,连起来就是一张覆盖全球的‘无差别算力网’!”
“我父亲的笔记里有所有旧设备的硬件图纸!” 赵宇立刻举起手里的芯片,眼睛亮了起来,“从 2080 年到 2130 年,元脑每一代旧设备的电路设计、芯片参数、甚至硬件锁的破解密钥,他都记在里面。比如这种 2090 年的手环,只要把第 4 个单向引脚的导电材料换成银铜合金,再用代码屏蔽短路保护程序,就能释放它 35% 的算力 —— 足够支撑一个人的基础记忆存储,包括日常对话、家庭照片、基础技能记忆。”
叶梓快速调出全球旧设备回收数据:“老鬼刚才发来了数据下水道的统计,现在全球至少有 12 亿台旧设备被民众藏在地下室或储物间 —— 有人是舍不得扔,比如那些记录了孩子成长的旧手机;有人是扔不起,元脑的垃圾处理需要缴纳‘算力清洁费’,贫民窟的人根本付不起。小源可以发起‘旧设备换算力积分’活动,民众每捐赠一台可改造设备,就能获得 100 算力积分,积分能兑换额外的基础算力或医疗记忆包;记忆档案馆的志愿者可以组成‘流动改造队’,带着简易工具去贫民窟,教大家自己动手改造 —— 很多老人连手机都不会用,更别说复杂的程序操作了。”
计划在 24 小时内迅速进入执行阶段。林科留在月球机房,专注开发 “通用改造程序” 的核心内核。他将 2025 年的开源硬件驱动代码与备用宙斯提供的 “元脑旧设备适配库” 融合,用离线编译的 “代码回溯” 功能,逐一破解不同型号的硬件锁。第一天上午,他就解决了 2080 年手环的 “电压适配” 问题 —— 这种老旧设备的电池容量只剩设计值的 40%,常规程序会导致设备频繁死机,他在代码里加入 “动态电压调节模块”,让设备能根据剩余电量自动调整算力输出,电量低于 20% 时,自动切换到 “仅保存核心记忆” 的极简模式。
“出问题了!” 第二天下午,林科的手指停在键盘上,终端屏幕弹出 “硬件冲突” 的红色警告 ——2110 年生产的元脑家庭算力终端,采用了特殊的 “双核心并联架构”,常规改造程序会导致两个核心争夺算力资源,最终烧毁设备。他连续调试了三个小时,尝试了七种不同的代码适配方案,终端屏幕上的 “设备损坏” 提示却越来越频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