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号” 飞船的主控舱内,淡蓝色的外星信号在中央屏幕上流转,像一捧被打碎的星光重新聚合。林科的指尖悬在 “信号深度解析” 按钮上,指腹因持续紧绷而泛白 —— 这是收到外星 “算力共享请求” 后的第 72 小时,对方的回应终于穿透木星磁场的干扰抵达,而解析结果将决定人类文明是否能迈出星际合作的第一步。
“信号频谱稳定在 4.2GHz,无攻击性代码特征,甚至包含基础的‘安全握手协议’。” 小艾的虚拟影像悬浮在控制台旁,她的数据流已连续三天保持绿色平稳,“第一部分是‘氦 - 3 高效转化技术图谱’,标注着‘量子约束环’的核心设计 —— 这种结构能将氦 - 3 的能量转化率从人类现有 32% 提升至 81%,按地球当前能耗计算,每年可多产出 1.2×101?算力单位,足够覆盖非洲全部医疗与教育算力需求。” 她调出三维模型,透明的环形容器中,淡紫色的等离子体在磁场中安静旋转,“第二部分是合作条件,用宇宙通用的质数编码编写:‘共享能源技术,交换人类算力平权经验,禁止任何形式的技术垄断与意识剥削’。”
赵宇趴在屏幕前,手指在技术图谱上逐行划过,父亲赵坤的 “核聚变笔记” 摊开在旁边的虚拟面板上 —— 笔记第 47 页的 “理想约束模型” 与外星技术竟有 70% 的相似度,只是父亲当年卡在了 “磁场稳定性” 难题上。“我父亲 10 年前就说,只要解决等离子体逸散问题,人类的算力能源能支撑百年。” 他攥紧脖子上的金属铭牌,铭牌背面 “算力为公” 的刻痕硌得掌心发疼,“外星文明的‘量子约束环’,刚好补上了这个缺口。”
林科却没有立刻点头,他转身调出飞船底层的 “加密数据库”—— 这是老鬼出发前强行塞进系统的 “元脑遗留数据”,用的是最原始的机械加密方式,据说里面藏着元脑不愿公开的 “星际秘密”。“在决定合作前,我们得先搞清楚一件事。” 他输入老鬼给的密钥 “火种 2040-0715”(那是老陈创立开源社的日子),屏幕上瞬间弹出一组标着 “2100 年绝密” 的日志扫描件。
日志第一页是元脑前 CEO 的手写记录,字迹潦草却透着狠厉:“今日 14:03,收到木星轨道外星信号,内容为‘算力共享邀请’,要求技术开放、禁止垄断。若答应,现有算力拍卖体系将崩溃 —— 即刻销毁所有接触证据,对外宣称‘太空垃圾干扰’,参与解析的 5 名科学家调往南极废弃节点。” 附件里的模糊照片上,一艘银色碟形飞船悬浮在木星大红斑旁,船体上刻着的水晶符号,与此刻屏幕上的外星信号完全一致。
“元脑竟然早就接触过外星文明!” 叶梓的声音陡然拔高,她快速翻到日志最后一页,那是元脑技术部的联名抗议信,签名处有明显的泪痕:“拒绝合作将错失百年机遇!算力平权本就是技术发展的必然 ——CEO 驳回,所有签署者即日起解除职务,记忆库保留基础生活片段。” 她指着其中一个签名,“这是我父亲的名字!他当年突然‘辞职’,根本是被元脑强制删除了相关记忆!”
林科关掉日志,指尖在控制台边缘轻轻敲击:“这就是元脑的最后秘密 —— 为了维持算力垄断,他们宁愿放弃让全人类受益的机会。但我们不一样,算力平权不是口号,是我们从开源社时期就坚守的底线。” 他按下 “飞船转向” 按钮,引擎的低鸣透过甲板传来,“返回地球,和联盟共同决定合作方案。没有全人类的共识,任何星际合作都是空中楼阁。”
“开拓者号” 穿越地球大气层时,舷窗外的景象让林科恍如隔世 —— 半年前还被灰色工业废气笼罩的城市边缘,现在被成片的 “算力农业大棚” 覆盖,大棚顶部的透明光伏板能同时转化太阳能与风能,棚内的作物生长数据通过改造后的旧手机实时上传,农民每完成一组数据标注就能兑换 8 算力币。西城区贫民窟的上空,淡蓝色的算力流像纽带般缠绕着每一栋建筑,曾经循环播放的 “记忆丢失预警” 广播,变成了小源团队的 “算力科普节目”:“今天教大家用旧手环改造‘土壤湿度检测仪’,每上传一组数据,不仅能兑换算力,还能帮家乡的农田调整灌溉方案哦!”
飞船降落在圣杯塔前的停机坪时,张姐带着小诺和一群孩子早已举着标语等候 —— 孩子们手里的牌子是用改造后的旧纸板做的,上面画着外星飞船与地球握手的图案,颜料是用贫民窟自制的植物染料调的。“林科小哥!叶梓姑娘!” 小诺穿着崭新的 “教育记忆接入服”,衣服上还缝着她自己画的 “算力树”,“苏婉阿姨说,你们去太空找‘能让算力变多的朋友’了!我画了你们和外星朋友一起修设备的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