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压境
蓉城的冬雾裹着寒意,第七所指挥中心的屏幕却亮得灼眼。岳卫国指尖划过虚拟地图,红色箭头从太平洋、印度洋、南溟三线合围,像张收紧的铁网。
“星盟国在琉光群岛新增三个雷达站,”老将军的指节叩着桌面,“印太舰队的‘里根’号战斗群已经抵近黄岩岛,距离我们的九段线只有120海里。”
屏幕切换画面,流银的全息投影弹出一组数据:星盟国商务部新增23家龙国实体到管制清单,涵盖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航空航天三大领域;FIA通过第三方公司,在东南亚港口扣押了三艘运送芯片设备的货轮;更远处,星盟国驻欧部队正在波兰公国部署中程导弹,射程覆盖龙国西北工业重镇。
“他们想把我们困死在技术孤岛里。”卓俊一拳砸在控制台,金属面板凹下去一小块,“上周航天科技集团的卫星发射,星盟国的‘太空军’居然派了X-37B在近地轨道抵近监视,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羽升望着屏幕角落里的新闻——星盟国总统正在硅谷发表演讲,背景板是拆解的华为基站,他的声音透过翻译器传来:“必须阻止龙国获得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这是我们的文明责任。”
流银的液态金属表面泛起波纹,投影出一组加密电文:“检测到星盟国在蒙大拿州马姆斯特罗姆基地新增12枚洲际导弹,搭载分导式多弹头,瞄准坐标覆盖龙国7个主要城市群。”
苏颖推开门时,正撞见羽升对着地图出神。他指尖在虚拟的北美大陆上游走,最终停在星盟国中部平原的位置。“他们的反导系统把这里打造成了铁穹,”羽升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忘了,最坚固的堡垒,往往会从意想不到的高度被突破。”
流银突然发出一声轻鸣,金属表面浮现出高空气流的模拟图——西风带像条银色的河流,从龙国西北一直延伸到星盟国腹地。
云端计划
深夜的归墟基地,只有流银的实验室还亮着灯。液态金属在真空舱里舒展成薄膜,厚度仅0.3微米,却能承受零下180度的低温。羽升戴着护目镜,看着显微镜下的纳米级传感器:“能确定信号覆盖范围吗?”
“在平流层20公里高度,可实现直径800公里的信号接收。”流银的电子音带着电流的嗡鸣,“星盟国的‘萨德’系统主要针对弹道导弹,对这种低速浮空目标的识别率不足3%。”
屏幕上弹出设计图:一个直径50米的超压气球,表面覆盖流银特制的太阳能薄膜,续航可达90天;吊舱搭载量子通信模块和高光谱成像仪,能穿透云层捕捉地面电磁信号;最关键的是,它的导航系统接入了流银的大气模型,可借助西风带实现跨洲际漂流,轨迹误差不超过5公里。
“就叫它‘穹顶之眼’。”羽升在设计图上签字时,笔尖划破纸面,“不是武器,是信使——让他们看看,当铁幕密不透风时,风会成为我们的信使。”
岳卫国看着方案时,烟斗灭了三次。老将军的手指在“意外偏离航线”几个字上停留许久,最终在审批栏写下:“同意,风险自担。”他抬头时,眼里的血丝在灯光下格外清晰:“记住,我们要的不是对抗,是让他们知道,龙国的眼睛,能看到他们看不见的高度。”
发射在一周后凌晨进行。甘陕戈壁滩上,流银化作的气球在晨曦中膨胀,表面的太阳能薄膜折射出虹光。羽升望着它缓缓升空,像颗挣脱地心引力的露珠,最终消失在平流层的边缘。
“流银,同步气象数据。”
“收到。当前高度18.7公里,西风带风速42节,预计72小时后抵达星盟国领空边缘。”液态金属在他腕间形成微型屏幕,实时显示气球的位置坐标。
苏颖递来一杯热咖啡,指尖触到他冰冷的手:“真的……不会被发现吗?”
羽升望着气球消失的方向,那里的云层正在翻涌:“最隐蔽的侦察,往往以最公开的方式进行。星盟国的雷达屏幕上,它只是个反射面积0.1平方米的气象目标——就像飞鸟掠过铁网,猎人不会在意一片羽毛的轨迹。”
越界之影
星盟国蒙大拿州的清晨,马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的雷达操作员打了个哈欠。屏幕上的绿点密密麻麻,大多是迁徙的候鸟和民航客机。直到那个编号“X-73”的目标闯入视野,他才揉了揉眼睛——高度19公里,速度每小时120公里,正慢悠悠地飘过导弹基地上空。
“这是什么鬼东西?”他切换到红外模式,目标的热信号微弱得像支蜡烛,“无人机?气象气球?”
报告层层上传时,“穹顶之眼”正在采集数据。流银的传感器穿透地表3米,捕捉到导弹发射井的电磁特征;高光谱相机记录下基地的安防布防,甚至能分辨出哨兵换岗的规律。这些信息像涓涓细流,通过量子加密通道传回龙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