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乡归来,生活似乎短暂地回归了某种平静的日常。但苏晚和楚言都清楚,这份平静之下,涌动着新的节奏和责任。
林薇的电话如期而至,带来了一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重磅邀约——国内最具影响力、以深度访谈着称的周刊《家·春秋》,希望为他们一家三口做一个独家封面专访。
“《家·春秋》!”连见惯风浪的林薇语气都带着一丝激动,“他们很少做娱乐明星的封面,这次是主编亲自联系,看中的就是你们现在‘回归家庭’、‘破镜重圆’(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内情)的正面形象和话题深度。这是个提升格调、稳固口碑的绝佳机会!”
苏晚握着电话,心跳有些加速。《家·春秋》的访谈素以犀利和深刻着称,它不仅仅关注成就,更关注成就背后的人性与情感。接受这个访谈,意味着要将他们的关系,他们的“家”,更坦诚地置于公众面前。
她看向坐在旁边沙发上,正陪着暖暖看绘本的楚言。他显然也听到了电话内容,抬眸看了过来,眼神沉静,看不出情绪。
“薇姐,我们需要考虑一下。”苏晚没有立刻答应。
挂了电话,苏晚将情况详细告诉了楚言。
“你的想法?”楚言合上给暖暖念的绘本,示意保姆阿姨先带暖暖去玩,然后看向苏晚。
“机会很好,”苏晚斟酌着用词,“但……我们需要想清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关于我们真正的关系,关于过去几年,关于暖暖……”
他们之间有太多无法对外人言的秘密:重生、系统、星芒之力、灵魂羁绊……这些是必须永远封存的底线。但除此之外,他们也需要一个统一的、能够自圆其说的“故事”,来应对外界的好奇与审视。
楚言沉默了片刻,然后开口,语气是惯常的冷静:“不必编造。真实的感受,有限度的真实。”
他意思是,不需要刻意编织一个完美的童话,可以分享他们重新走到一起后真实的磨合与感受,但对涉及核心隐私和超自然因素的部分,保持沉默或模糊处理。
苏晚明白了他的意思。真诚,但要有边界。
“那……我们接受?”她试探着问。
“嗯。”楚言点头,“迟早要面对。”
既然决定了要一起走下去,那么共同面对公众的审视,便是必经的一步。
访谈约在了一周后,地点就在他们居住的别墅。为了营造温馨自然的氛围,《家·春秋》派出了金牌文字记者周雯和顶尖摄影师团队,进行一场长达半天的深度访谈和拍摄。
访谈当天,别墅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温暖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苏晚选择了一条米白色的及膝连衣裙,简洁大方。楚言则是深蓝色针织衫搭配卡其色长裤,少了几分冷峻,多了几分居家的温和。暖暖则穿着和苏晚同色系的小裙子,头发上别着楚言在游乐园给她买的星星发卡,像个精致的小公主。
记者周雯是一位气质温婉、眼神却十分锐利的中年女性。她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尖锐的问题,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样,从暖暖开始切入。
“暖暖今天真漂亮,这个发卡是爸爸买的吗?”周雯笑着问。
暖暖用力点头,奶声奶气地说:“嗯!爸爸在游乐园买的!是星星!”
“暖暖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园吗?”
“喜欢!”暖暖大声回答,然后开始掰着手指头数,“喜欢坐木马,喜欢坐小火车,喜欢摩天轮……爸爸抱得高高的,能看到好远好远!”
孩子的童言稚语是最真实的佐证,现场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周雯顺势将话题引向苏晚和楚言:“看来楚先生很擅长带孩子。之前有想过自己会是这样‘女儿奴’的一面吗?”
楚言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语气平静:“没想过。是本能。”
周雯捕捉到了这个回答里的微妙,追问道:“是因为缺席了孩子成长的前几年,所以想要加倍补偿吗?”
这个问题有些尖锐。苏晚的心提了一下。
楚言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但眼神深邃了些许。他看了一眼正趴在苏晚腿边玩玩具的暖暖,然后看向周雯,坦诚地回答:“有这部分原因。但更多是,她值得。”
不是因为愧疚,而是因为暖暖本身值得他付出所有的温柔与耐心。这个回答,比单纯的“补偿”更显真挚和厚重。
周雯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将目光转向苏晚:“苏小姐呢?从退圈影后到如今带着孩子重新回归,并且和楚先生组成了新的家庭,这个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苏晚深吸一口气,按照之前和楚言商定的基调,选择了有限度的真实:“过程……并不容易。有过迷茫,也有过压力。但看着暖暖一天天长大,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能和楚言……重新走到一起,是命运给我们的第二次机会,我们都很珍惜。”
她用了“重新走到一起”和“第二次机会”这样模糊却又能引发联想的词汇,既解释了他们的关系,又保留了足够的神秘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