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掏出战术终端,翻到之前的记录——从樱花节的四地相聚,到如今麦熟时的联合收割,每一步都见证着四地的协同与成长。他点开新的记录,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敲击:“第六十六个净化日,小麦熟了,四地同心,联合收割圆满完成。老周、阿凯、陈默,你们看,我们不仅让苏城活了过来,还连接起了更多土地,让希望在四地之间传递。”
终端屏幕的光映在脸上,风里传来麦秆的清香和大家的笑声。陈砚知道,这只是四地联合发展的开始。接下来,他们要进行秸秆还田,要种植舟山送来的番茄苗,要为秋天的丰收节做准备,还要让更多的基地加入进来,共同建设这片重生的土地。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秸秆还田设备就开始工作了。粉碎的麦秆均匀撒在田里,混合着舟山送来的有机肥,渐渐融入土壤,为下一季的种植积蓄力量。四地的伙伴们一起在麦田里播种番茄苗,嫩绿的幼苗在风中轻轻摇晃,像在跟这片土地打招呼。
远处的果林里,嫁接的樱桃苗已经抽出新枝,预计明年就能挂果;新住房区的第四栋楼已经封顶,工人正忙着安装窗户;修配店门口,阿玲已经挂起了“四地农具维修站”的木牌,旁边还放着各地寄来的待修农具。
陈砚站在高处,看着这生机勃勃的一切——金黄的麦粒在晒谷场晾晒,嫩绿的番茄苗在麦田边扎根,四地的伙伴们并肩劳作,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打闹。他掏出战术终端,拍下这一幕,发送给所有基地的伙伴,配文只有一句话:“苏城的麦浪,已连起四地的希望,未来可期。”
夜色渐深,晒谷场的灯亮了起来,温暖的光洒在麦粒上,泛着柔和的光。陈砚坐在田埂上,手里拿着一粒晒干的麦粒,轻轻摩挲着。风里传来远处孩子们的笑声,还有番茄苗生长的细微声响。他知道,四地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每一个为这片土地努力的人,都会成为故事里最动人的角色。
那些逝去的人,也从未真正离开。他们的精神,像这饱满的麦粒,像这新生的幼苗,像这四地的情谊,融入每一寸土地,守护着每一次丰收,每一次相聚,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