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相视一笑,之前的争执仿佛从未发生。这就是工程师之间的友谊——技术分歧再大,共同的追求总能将他们重新凝聚在一起。
第二天清晨,方案提交给了张建国。经过激烈讨论和反复修改,最终获得批准。施工队二十四小时轮班作业,安装导流板和阻尼器。
第三天傍晚,当最后一套阻尼器调试完成时,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监测屏幕。江风依旧,但桥面的异常振动消失了,数据全部回归正常范围。
监测中心爆发出欢呼声。陈明激动地拥抱了身边的同事,林涛偷偷抹了抹眼角,而周远只是静静站在窗前,望着暮色中逐渐成形的大桥轮廓,疲惫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
庆功宴上,张建国举杯走到周远身边:周工,这次又让你扛过来了。不过接下来桥面铺装和荷载测试才是真正的大考。
周远点点头:我已经在准备......
话音未落,他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家乡的区号。周远走到角落接听,几分钟后回来时,脸色变得异常苍白。
怎么了?林涛敏锐地察觉到异常。
我母亲......周远的声音有些发抖,突发脑溢血,在医院抢救。
马上回去!林涛斩钉截铁地说,这里有我盯着。
周远犹豫了:但荷载测试......
你母亲只有一个!林涛几乎是吼出来的,你难道要......他突然刹住,没说出那个可能性。
周远沉默良久,最终点点头:我回去看看情况,保持联系。
两小时后,周远已经坐在返回家乡的火车上。窗外夜色如墨,偶尔闪过的灯光像是遥远的星辰。他掏出钱包里母亲的照片——上次回家已是半年前,母亲的白发又多了不少,而他却总是以工作忙为由,一次次推迟归期。
手机震动起来,是陈明发来的消息:周工,荷载测试方案已按您的要求修改完毕。祝伯母早日康复。
周远回复完信息,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母亲慈祥的笑容和虎门大桥的钢索在脑海中交织浮现......
火车到站时天刚蒙蒙亮。周远直奔县医院,在重症监护室外见到了满脸憔悴的父亲和红着眼眶的妹妹。
医生怎么说?周远轻声问。
暂时脱离危险,但需要观察。父亲拍拍他的肩,你工作那么忙,其实不用......
周远握住父亲的手,喉头发紧:对不起,我该常回来的。
在等待母亲醒来的时间里,周远的手机不断震动——工地上的各种请示和汇报。他一边处理工作,一边不时透过监护室的玻璃窗张望。
中午时分,母亲终于醒了。医生允许家属短暂探望。周远轻轻走到床前,握住母亲消瘦的手。
远儿......母亲虚弱地睁开眼,你的大桥......建得怎么样了?
周远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妈,您别操心这个,好好养病。
我没事......母亲微微摇头,你是为国家做大事的人......别因为我耽误工作......
走出病房,周远站在医院走廊的窗前,任凭泪水流淌。手机再次震动,是林涛:老周,荷载测试发现新问题,桥面局部刚度不足,急需决策。
周远擦干眼泪,深吸一口气,拨通了林涛的电话:具体情况?
按照设计荷载的70%测试时,L5段桥面变形超限。林涛的声音充满忧虑,张总要求一周内解决,否则考虑更换设计。
周远的大脑飞速运转:先降低该段施工荷载,我立即分析数据。把测试录像和监测数据全部发我邮箱。
挂断电话,周远回到病房。父亲看出他的为难,轻声道:有急事?
周远点点头:大桥遇到技术问题,需要我处理。
去吧。父亲理解地说,你妈这里有我和你妹妹。她醒来知道你为了工作离开,会为你骄傲的。
周远在母亲病床前又守了一夜,同时用笔记本电脑远程处理着工地发来的数据。天亮时分,他亲吻了仍在沉睡的母亲的额头,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火车站。
回程的列车上,周远全神贯注地分析着桥面变形数据。突然,一个想法闪过他的脑海——船舶的加强肋结构!他立即拨通陈明的电话:陈明,你父亲有没有提过船舶甲板的加强方式?
当然!横向桁架配合纵骨......周工,您是说......
立即计算在桥面下方增加类似结构的可行性!周远的语气重新充满活力,我两小时后到工地,准备好所有资料!
当周远风尘仆仆地赶回项目部时,陈明和林涛已经准备好了初步计算报告。三人立即投入紧张的技术讨论中。
借鉴船舶结构的思路很巧妙。林涛指着图纸说,但焊接工作量巨大,工期......
可以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周远在白板上画着示意图,分段预制,现场拼装。
这样的话......林涛快速计算着,五天应该能完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