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您提到的主动冷却路基,具体是怎么实现的?老教授掏出笔记本,像个求知若渴的学生。
周远详细解释了他们研发的热半导体材料,通过调控表面辐射特性,在夏季反射热量,冬季促进散热,从而维持冻土稳定。
上帝,这简直像科幻小说!威廉姆斯惊叹,但高原缺氧环境下,施工组织怎么办?材料性能如何保证?
这正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周远坦诚道,目前还在实验室阶段,计划明年在青藏公路改建工程中试验200米。
威廉姆斯突然压低声音:周先生,我有份资料可能对您有帮助。他从公文包取出一个文件夹,这是加拿大人在北极圈冻土区修路的失败案例分析,从未公开发表过。或许能帮你们少走弯路。
周远郑重接过文件夹:太感谢了。中国有句老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对你们的拉林高速很感兴趣。威廉姆斯眼中闪着光,如果有机会,我想亲自去青藏高原看看。
随时欢迎。周远真诚地说,我们计划在昆仑山垭口建立冻土工程观测站,很需要您这样的专家指导。
下午的分组讨论中,周远和王志刚分别主持了特殊地质处理低成本高质量两个热门议题。令他们意外的是,会场座无虚席,提问一个接一个。
周先生,你们如何处理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矛盾?一位瑞典环保人士问道。
这是个全球性难题。周远展示了几张新疆赛里木湖的照片,我们的原则是最小破坏,最大恢复。比如这段路线,原设计是直接穿越湿地,后来采纳了我女儿的建议,改为高架桥方案,虽然造价高了15%,但保护了鸟类栖息地。
您女儿?瑞典人惊讶地问。
是的,一位未来的工程师。周远脸上浮现出罕见的柔情,年轻人的环保意识比我们这一代强得多。
讨论持续到傍晚。走出会场时,王志刚兴奋地说:周总,至少有十个国家的代表表示想派人来中国考察!连那个威尔逊都私下问我能不能安排访问沈大高速。
周远望着伦敦的夕阳,思绪却飞回了祖国:这说明中国工程正在赢得世界认可。不过王总,我们得保持清醒——国际领先不是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当晚,中国驻英使馆为代表团举办了小型庆功宴。席间,参赞举杯致词:周总工今天的报告,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工程师的智慧和担当!
回到酒店,周远却难以入眠。他打开威廉姆斯给的资料,仔细研读起来。加拿大人在北极的失败案例令人警醒——冻土融化导致的路基塌陷、涵洞变形、边坡滑塌...每一个问题都可能在青藏高原重现。
凌晨时分,周远拨通了国内的电话,打给正在负责冻土实验室的助手:小张,立即启动两组对比试验,一组按原方案,另一组加入辐射制冷材料...对,就是航天用的那种涂层。
挂断电话,周远走到窗前。伦敦的夜空繁星点点,他却仿佛看到了青藏高原上那连绵的雪山和广袤的冻土带。拉林高速,这条规划中的天路,将成为中国工程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也将是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
次日清晨,周远和王志刚前往剑桥大学访问。火车穿过英格兰田园风光时,王志刚突然问道:周总,您真打算邀请威廉姆斯去青藏高原?那地方连我们中国人都受不了,何况一个六十多岁的英国老头?
科学没有国界,也没有年龄限制。周远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冻土工程是世界性难题,需要全球智慧共同攻克。再说...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你以为老科学家就没有冒险精神吗?
在剑桥,威廉姆斯亲自带领他们参观了着名的冰土实验室。零下三十度的环境模拟舱里,各种冻土样本正在经受长期荷载试验。
看这个样本,威廉姆斯指着一块正在融化的冻土,温度只升高了0.5度,承载力就下降了40%。这就是冻土的魔鬼特性
周远俯身观察:所以在高原上,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季节和地表扰动。
不仅如此。威廉姆斯调出一组数据,你们还要考虑气候变暖的影响。按当前趋势,未来五十年青藏高原的年均气温可能上升2-3度...
这个数字让周远心头一紧。工程设计的基准期通常是三十年,但如果气候持续变暖,冻土退化速度将远超预期。
访问结束后,威廉姆斯送给周远一套珍贵的实验数据光盘:这是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希望对拉林高速有所帮助。
周远郑重接过:教授,这份礼物太珍贵了。我代表中国交通建设者感谢您。
不,应该是我感谢你。威廉姆斯拍拍周远的肩膀,你们正在做的,是工程师的终极梦想——在不可能的地方创造可能。
回国的航班上,周远一直在研读威廉姆斯的数据。当飞机飞越喀喇昆仑山脉时,他正好看到一组关于冻土热稳定性的公式。
王总,你看这个。周远指着一段推导,威廉姆斯提出了一个冻土热扰动累积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工程措施下的冻土退化速度。
王志刚凑过来:这比我们现有的经验公式精确多了。不过...这些参数在高原上怎么获取?
建观测站。周远坚定地说,就在昆仑山垭口,海拔4800米处。一年四季,全天候监测。
那种鬼地方,谁愿意常年驻守啊...王志刚嘟囔着。
周远望向舷窗外连绵的雪山:总会有人愿意的。就像当年我们在沈大高速,零下三十度还在打桩一样。
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时,周远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是女儿周晓楠发来的:爸,我通过了《土力学》期中考试,全班第三!暑假去云南的申请也批下来了,导师特别支持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式!
周远微笑着回复:为你骄傲!不过云南项目比新疆更艰苦,做好准备。
发完短信,他转向王志刚:王总,回去后立即组建冻土科研小组,我要最精干的力量。拉林高速的前期工作,一刻也不能耽误。
机场高速两旁,北京的灯火如繁星般闪烁。周远知道,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有无数条路等待修建,无数个难题等待攻克。而他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在这条没有终点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