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陆明书记和市县领导在清水村村委会那间简陋的会议室里,简单吃了顿便饭。饭菜是村里准备的,极其简单:一大盆清水煮面条,几碟腌咸菜,一盘炒青菜,一碗蒸咸肉,还有一盆飘着几片菜叶的清汤。没有酒水,只有白开水。陆书记吃得很快,边吃边和陪同的干部随意聊着,询问一些细节,比如村里种什么作物、养什么家禽、年轻人外出打工主要去哪些地方、收入怎么样等等。县委书记杨国福和县长在一旁小心地回答着。
饭后,陆明书记没有休息,直接要求召开座谈会。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凝重。长方形的旧木桌旁,一边坐着陆明书记、市委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市教育局局长、市交通局局长等市里领导,以及县委书记杨国福、县长等县里领导;另一边坐着楚峰、河阳镇部分班子成员、赵大山等清水村干部,还有特意邀请的七八位村民代表,包括老李头、张婶、周老师、王彩凤等。会议室不大,挤得满满当当,窗户开着,带着泥土和炊烟气息的风吹进来,稍稍缓解了些闷热。墙角放着几个暖水瓶和一堆粗瓷碗。
座谈会由县委书记杨国福主持。他先简单介绍了与会人员,然后请楚峰代表河阳镇党委政府做主要汇报。
楚峰深吸一口气,摊开准备好的提纲(他刻意没有写详细的发言稿,以免显得刻板),开始汇报。他没有过多寒暄和客套,直接切入主题。
“尊敬的陆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首先,我代表河阳镇党委政府,衷心感谢陆书记和各位领导深入我们最偏远的清水村考察指导。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检验,更是对我们发展的巨大鼓舞和支持。”
他首先用简洁的语言和数据,客观陈述了河阳镇,特别是类似清水村这样的偏远山村的贫困现状。
“河阳镇下辖12个行政村,其中像清水村这样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贫困程度深的村有4个。全镇贫困发生率仍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具体到清水村,”楚峰指着墙上简陋的示意图,“全村户籍人口315人,12个村民小组分散在方圆十几里的山沟里。常住人口不足百人,且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40%,空心化、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3800元,相当于全县平均水平的60%。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他详细列举了面临的困境:
“一是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 通村公路是等外级砂石路,坑洼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大型车辆难以通行。部分村民小组甚至未通公路,物资运输靠人背马驮。安全饮水工程覆盖不全,仍有部分村民靠挑水吃。电网改造滞后,电压不稳。通信信号覆盖弱。
二是公共服务严重短缺。 教育方面,村小学仅有1名55岁的周老师,5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实行复式教学。校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土坯房,已成危房。教学设施极其简陋。医疗方面,村卫生室仅有一名‘赤脚医生’,只能处理最简单的外伤和感冒,药品匮乏。村民看大病需到40公里外的镇卫生院,路途遥远,费用高昂。
三是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以传统玉米、红薯种植和散养家禽为主,规模小,效益低。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无力发展新产业。尝试过种植中药材、发展养殖等,但因技术、市场、交通等因素制约,大多失败。‘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四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由于条件艰苦,年轻教师、医生不愿来,留不住。本地人才外流严重。村民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等靠要思想一定程度存在,内生动力有待激发。”
楚峰的汇报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不夸大困难,用具体事例和数据说话,每一句话都像重锤敲在与会者的心上。陆明书记认真地听着,面色凝重,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偶尔抬眼看看楚峰,眼神中带着审视和思考。
喜欢天道正义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天道正义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