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静谧的地下世界中,清冽的“净世泉”如同一股清泉,沿着古老而干涸的暗河道奔腾而下。这股清泉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它冲刷着那些沉积了无数岁月的辐射尘埃和星舰残骸锈屑,将这些曾经被时间遗忘的东西重新带回人们的视野。
商队沿着这条新生的生命之河缓缓前行,他们的身影在这空旷的地下回廊中显得格外渺小。驼铃的脆响在这片寂静中回荡,空灵而悠远,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然而,这美妙的声音却无法驱散众人心中那场惊变所留下的余悸,以及对“圣兽”的深深敬畏。
商队中的独眼老驼“老烟疤”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清泉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它的蹄声明显轻快了许多。驼峰上悬挂的铜壶里,新汲的泉水随着它的步伐轻轻晃荡,发出悦耳的声响,就像是大自然为这趟旅程演奏的背景音乐。
沙民向导少女阿依娜依旧蒙着那层神秘的紫纱,将她的面容遮掩得严严实实。然而,透过那层薄纱,人们可以看到她那双原本毫无生气的眼眸,如今却焕发出一种劫后余生的光亮,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阿依娜的目光不时地飘向龙焱那庞大而威严的龙躯,那是一种无法抑制的好奇和敬畏。但更确切地说,她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龙焱颈窝处那个只露出半个毛茸茸脑袋和一双好奇大眼睛的“星团子”身上。
每当星团子似乎察觉到阿依娜的注视时,它会疑惑地歪歪头,那可爱的模样让人不禁心生怜爱。而阿依娜则会立刻像触电般地垂下眼帘,仿佛生怕自己的注视会引起什么不好的后果。
她的手指下意识地抚过臂弯里那个装着“醒魂沙”的旧皮囊,这个动作似乎给了她一些安慰和安全感。那皮囊已经有些破旧,上面的纹路也因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但阿依娜却视若珍宝,因为里面装着的“醒魂沙”对她来说意义非凡。
“金轮城就在前面了。”阿依娜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指向暗河尽头一处逐渐扩大的光亮,“穿过‘千针石林’,就能看到城门。”
光亮渐盛,众人钻出暗河出口。刺目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而下,带着戈壁特有的干燥灼热。眼前景象豁然开朗,却又带着一种粗粝而奇异的震撼。
一片由赭红色巨岩天然风化而成的“千针石林”如同一座巍峨的巨人般矗立在眼前,让人不禁为之惊叹。这些石柱高耸入云,直插云霄,仿佛要刺破苍穹一般,其形态嶙峋怪异,有的像锋利的长矛,有的像扭曲的麻花,还有的像蜿蜒的巨龙,宛如天神投下的巨矛,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些石柱的表面并非原始的岩石,而是覆盖、镶嵌、甚至直接被改造成了巨大的金属结构。锈蚀的星舰装甲板被铆接在岩壁上,形成了简陋的棚屋或防御平台,仿佛是在这石林之上搭建起了一座钢铁城堡。粗大的冷却管道如同巨蟒般缠绕着石柱蜿蜒向上,它们的末端喷吐着淡蓝色的冷却蒸汽,在灼热的空气中迅速凝结成短暂的水雾,为这座石林巨城带来一丝清凉。
巨大的齿轮和传动轴裸露在外,在风沙的吹拂下缓慢转动,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嘎吱声,仿佛是这座石林巨城的心脏在跳动,为它提供着原始而持续的动力。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粗犷而又充满力量的美,仿佛这座石林巨城是由远古时代的巨人所建造,历经岁月的沧桑,依然屹立不倒。
在石林的缝隙之间,一座依山而建的庞大城邦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般匍匐着。这座城邦呈现出土黄色,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仿佛它就是从这片土地中生长出来的一般。
这座城邦便是金轮城,它的城墙并非传统的砖石砌成,而是由巨大的、切割粗糙的星舰隔舱板拼接而成。这些隔舱板上还残留着模糊的舷号与警示符文,让人不禁联想到这座城市的建造者可能是利用了废弃的星舰材料。
城门口悬挂着一个巨大的徽记,它是用星舰耐热合金铸造而成的转轮。轮辐上刻着复杂的、类似导航星图的纹路,这些纹路在烈日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芒,使得整个徽记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在轮徽的下方,两排身着厚重、拼接风格皮甲与金属护板的卫兵庄严肃立着。他们的装备透露出一股粗犷的科技感:长矛的矛尖是由打磨锋利的星舰陶瓷散热片制成,复合弓的弓身则嵌着细密的传动齿轮,腰间的弯刀更是闪烁着高能切割刃特有的幽蓝光泽。
最引人注目的是,部分卫兵裸露在外的肢体并非血肉,而是泛着金属冷光的精巧义体——或是覆盖着粗糙仿生皮肤的机械手臂,或是闪烁着红光的电子义眼,甚至有人半边脸颊都是金属铸造,齿轮在颧骨位置若隐若现地转动着。辐射病变留下的痕迹与机械强化的力量感,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种奇特的、挣扎求生的混合气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