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在哪里?”
“被我烧了。”
“烧了?”调查员的音调第一次有了起伏。
周军的身体也猛地绷紧。
“是的。”姜晚点头,目光垂下,看着桌面冰冷的油漆。
“母亲去世后,我害怕那些笔记会给我带来更多的麻烦。...... 知识..... 越多,越危险。”
这句话让审讯室里的空气瞬间沉重了数倍。
在场的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
调查员沉默了片刻。
“所以,你关于高维场论模型的知识,全部来自于你父亲的笔记?”
“不完全是。”
姜晚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
“笔记给了我一个起点,一个方向。更多的,是我在这三年里,结合我读过的书,自己推导出来的。”
“你自己?”
“是的。”
“在废品站里?”
“是的。”
调查员的嘴角,浮现出一抹几乎无法察身边的冷笑。
“姜晚同志,你是在跟我们讲一个天才的故事吗?”
“我只是在陈述事实。”
姜晚的回答,不卑不亢。
这场审讯,持续了整整八个小时。
中间没有休息。
送来的午饭是两个冰冷的馒头和一碗没有油星的菜汤。
姜晚小口小口地吃完了。
调查员在观察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从咀嚼的频率到吞咽的姿态。
他们想看到的,是焦躁,是疲惫,是心理防线在漫长时间的消磨下出现的裂痕。
但姜晚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机械的平静。
她的精神力,远比这具年轻的身体表现出来的要强大得多。
一个在21世纪高强度研发环境中淬炼过的灵魂,足以应对这种级别的压力。
当天色渐晚,审讯室的门再次被推开。
走廊的光线涌入,刺得人眼睛发痛。
周军几乎是立刻迎了上去,但被门口的警卫拦住了。
走进来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镜片后面的眼神,却不像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浑浊,反而透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澄澈。
他走路很慢,手里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质拐杖。
看到这位老人,原本一直主导审讯的国字脸调查员,立刻站起身,恭敬地喊了一声。
“陈老。”
整个调查组的人,都跟着站了起来。
周军的瞳孔骤然一缩。
陈望。
华夏科学院院士,国内理论物理学的泰斗级人物。
是他。
国家竟然把这位定海神针一般的人物,请到了这个小小的红星机械厂。
周军的心,沉了下去。
他知道,对姜晚的终极考验,来了。
如果说之前的审讯是心理和意志的磨盘,那么现在,将是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绞杀。
陈老没有看任何人,他的目光,从进门的那一刻起,就落在了姜晚的身上。
那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立场和偏见的审视。
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工匠,在打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你就是姜晚?”
陈老开口了,声音有些苍老,但中气十足。
“陈老,您好。我是姜晚。”
姜晚也站了起来,微微欠身。
她知道眼前这位老人的分量。
【星火】的知识库里,有这位老人的资料。他是这个国家科学的脊梁。
“李振国说,你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场论模型,一个……更高维度的模型。”
陈老缓缓走到桌边,记录员立刻手忙脚乱地为他搬来椅子。
“他说,你的理论,能解释经典麦克斯韦方程组在某些极端条件下的失效。”
“是。”姜晚回答。
“口说无凭。”
陈老用拐杖轻轻敲了敲地面。
“黑板拿过来。你,把它写出来。我要看你的完整推导过程。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
很快,一块移动黑板被推了进来。
审讯室,瞬间变成了最顶级的学术考场。
主考官,是这个国家最顶尖的大脑。
考生,是一个十九岁的,来自废品站的少女。
姜晚拿起粉笔。
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却让她感到一阵心安。
公式,定理,逻辑推导。
这是她最熟悉的战场。
她没有立刻落笔,而是在脑海中对【星火】说。
“星火,启动认知过滤,将高维场论的核心部分,用广义相对论和规范场论的框架进行降维转译。确保所有的数学工具,不超过国内70年代的最高水平。”
【转译模块启动。警告:降维转译将损失98.3%的信息完整度,且会产生大量近似计算,可能导致理论在逻辑链条上出现不完美闭环。】
“没关系。我需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可理解’。”
姜晚深吸一口气,转过身,面向黑板。
粉笔落下。
“唰。”
第一个积分符号,清晰地出现在黑板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