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的话语,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办公室里炸开。
三百米深的海底。
整条生产线,连同所有技术图纸。
整个办公室里,只剩下电话挂断后留下的沉寂,以及众人压抑的呼吸声。李卫东的目光从姜晚身上移开,落在办公桌上,那张刚刚盖了章的任命状旁。他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疲惫和忧虑。这不仅仅是一条生产线,更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无数人的心血和期望。如今,一切沉入海底,如同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黑洞,吞噬着所有人的希望。
姜晚的指尖摩挲着任命状边缘。她没有出声,只是大脑飞速运转。三百米。这个深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常规的打捞几乎不可能,技术图纸更是脆弱,海水浸泡加上深海压力,能保留多少信息是个未知数。任何人都明白,这几乎宣判了这条生产线的死刑。
她的目光落在任命状上“技术组副组长”几个字,又看向李卫东那张布满阴霾的脸。这任命状,此刻在她手中,似乎变得更沉重了。它不再仅仅是权力与责任,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托付,一份在绝境中被寄予的微薄希望。
【星火提示:好戏才刚刚开始,更大的挑战正在路上。】
系统冰冷的提示音,此刻在她脑中回荡,仿佛在印证着眼前的困境。而刚刚解锁的“初级材料分析”模块,在这一刻显得格外刺眼。材料分析。深海。沉船。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姜晚心头浮现。这或许不是巧合,而是系统为她准备的“大考”。
李卫东深吸一口气,他重新将目光投向姜晚,眼神复杂。
“姜晚同志,我知道这很突然,也很……艰难。”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但现在,我们必须面对。”
他没有直接下达命令,只是将事实摆在她面前。他想看看,这个刚刚展现出惊人自信的女人,在这样的绝境面前,会作何反应。是退缩?还是,能看到一丝旁人看不到的可能?
姜晚抬起头,她的眼神平静,没有一丝慌乱。
“厂长,这条生产线,对我们红星轧钢厂,对国家意味着什么?”她问,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
李卫东的拳头紧紧握起,指节发白。
“它代表着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代表着我们能否真正实现工业自主。它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那就是说,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想办法挽回?”姜晚继续追问。
“是的,无论如何。”李卫东的回答斩钉截铁。
姜晚缓缓站起身,将那张任命状轻轻放在桌上。
“厂长,既然是任务,那就总有完成的办法。”
她的目光扫过办公室里凝重的气氛,最后落在李卫东的眼睛里,那里面有坚定,有思考,还有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对未知的渴望。
“三百米深海,听起来确实是个难题。”姜晚的目光扫过办公室里凝滞的空气,声音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冷静。“但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沉没的‘废铁’,重新变成可用的资源呢?”
她的话音刚落,办公室里,原本压抑的沉默被一种更为深重的寂静取代。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她身上,眼神中充满了不解与困惑。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李卫东的眉头紧锁,他看着姜晚,试图从她脸上找到一丝玩笑的痕迹,然而,姜晚的表情沉着,没有丝毫轻浮。
“姜晚同志,那可是一整条生产线,被海水浸泡,在三百米的深海压力下,结构变形、腐蚀,甚至可能断裂。它们,还能有什么用?”李卫东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与其说是疑问,不如说是一种绝望中的本能反驳。
姜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办公桌前,指尖轻点着那份任命状上的“技术组副组长”几个字。“厂长,您说得对,以常规的打捞和修复,它们确实是废铁。但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技术!是经验!是那些我们花高价都买不来的核心资料!”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珠玑,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那些沉入海底的设备,都是国际顶尖水平。它们所用的材料,它们的结构设计,它们的制造工艺,哪怕是浸泡在海水里,也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我们能否逆向思维,将这场灾难,变成一次前所未有的学习机艺?”
她顿了顿,目光从任命状移开,落在李卫东脸上,那里面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理性。“我刚刚接手技术组,而我所掌握的一些能力,恰好与‘材料分析’息息相关。深海的极端环境,对材料的腐蚀、形变、应力破坏,这些都是我们实验室里无法模拟的宝贵数据。如果我们能打捞出一部分关键部件,哪怕是损坏的残骸,通过分析它们的构成、失效模式,我们能学到什么?高强度合金的配方,精密机械的加工精度,甚至连那些技术图纸,如果能抢救出哪怕一小部分,也足以让我们少走几十年的弯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