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奇的是,新解锁的“社区之心”称号让她能更精准地感知社区需求,调配资源。
她立即种植了“心灵之花”,这种神奇的花朵能根据需求产生不同的治愈效果。
退出空间时,她看到情感地图上,整个社区的光点大多变成了温暖的橙色和红色,显示着满足与愉悦。
只有少数几个蓝点散落其中,包括...她自己。
苏晚晴抚摸着手腕上的幼苗印记,终于明白:真正的治愈是相互的。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她自己也在被治愈。
窗外,晨曦微露。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带着新的希望和挑战。
而系统的下一次升级,已经在等待着她了。
苏晚晴沉浸在系统升级的喜悦中,手腕上的幼苗印记微微发热,仿佛也在为这一成就欢欣鼓舞。她轻触那个新出现的“社区网络”中枢,意识中立刻浮现出一幅错综复杂的光网——每条光线都代表一位居民的情感状态与需求,整个社区的心灵图景在她面前徐徐展开。
“太神奇了...”她喃喃自语,看到周奶奶的光线温暖而平稳,显示着晚年的满足;李小哲的光线则跳跃着青春的活力与偶尔的焦虑;而那个曾经深蓝色的、代表失去孩子的母亲的光线,如今已渐渐泛出希望的淡金色。
最让她在意的是,代表迟屿的光线变得格外明亮稳定,不再是之前那种时明时暗的状态。想到他昨晚的突然到访和那句“猜你可能又熬夜了”,苏晚晴心中泛起一丝暖意。他总能敏锐地察觉她的状态,就像她能通过系统感知他人一样。
“叮!新任务发布:深层次连接” “任务描述:与三位社区居民建立深度心灵连接,理解并满足其核心情感需求” “任务奖励:心灵之花开放,解锁‘情感共鸣’升级能力”
苏晚晴微微皱眉。这个任务比之前的都要抽象,“深度心灵连接”听起来就充满挑战。她通过情感地图筛选出三个光点特别复杂的人选:一位总是戴着微笑面具的社区志愿者,一个表面开朗却深夜在公园长椅独坐的年轻人,还有...迟屿。
看到最后一个名字时,她的心跳漏了一拍。系统为什么会将迟屿选为需要“深度心灵连接”的对象?在她看来,他已经比最初认识时开朗了许多。
接下来的几天,苏晚晴开始有意观察这三位对象。志愿者李阿姨总是热心帮助他人,却婉拒一切回报;年轻人小陈是附近公司的程序员,下班后总在公园发呆;而迟屿...他还是照常来访,但苏晚晴能感觉到他内心深处仍有未曾向她敞开的部分。
她尝试着制作了针对性的产品:为李阿姨准备了“真诚糖果”,希望能让她放下过度付出的负担;为小陈调制了“倾诉茶饮”,鼓励他表达真实情绪;为迟屿则特别烘焙了“心灵相通饼干”,希望能促进更深层的交流。
效果参差不齐。李阿姨收到糖果时明显感动,却依然说着“我没事”;小陈喝了茶饮后开始偶尔与苏晚晴简短交谈,但始终回避深层次话题;而迟屿...他品尝饼干时眼神微动,却只是微笑着说“味道很好”,没有更多表示。
苏晚晴感到一丝挫败。就在她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进行时,一个意外事件发生了。
那是个雨夜,苏晚晴正准备关店,突然听到店外传来争执声。透过雨幕,她看到小陈正和一个中年男子拉扯,情绪激动。
“我说了不需要你管!”小陈几乎是吼叫着,“从小到大你除了给钱还给过什么?”
苏晚晴立即撑伞出门:“发生什么事了?”
中年男子尴尬地松开手:“我是他父亲。这孩子最近状态不好,我想接他回家住几天...”
“回家?哪个家?你那个新家吗?”小陈冷笑,“带着你的新老婆新孩子远离我的生活!”
苏晚晴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家庭矛盾。她轻声道:“雨这么大,先进店里喝杯热茶吧。”
在温暖明亮的店内,一杯特制的“倾诉茶饮”下肚,小陈终于打开了话匣子。原来父母离异后,他感觉被父亲抛弃,虽然物质不缺,却始终缺乏情感关怀。
更令人心痛的是,父亲其实一直试图弥补,却不知如何表达,只能通过物质方式来示好,反而让隔阂加深。
那晚,在苏晚晴的调解下,父子二人终于有了几年来第一次真诚的对话。虽然问题不可能一夜解决,但至少是一个开始。
送走他们后,苏晚晴收到系统提示:“与陈明宇建立深度心灵连接,理解其渴望被关注与认可的核心需求。任务进度1/3”
她站在店门口,望着淅淅沥沥的雨幕,忽然感到一阵深深的共鸣。每个人都在渴望被理解,被看见,无论外表多么坚强或冷漠。
就像迟屿,那个总是给予却很少索取的男人。
雨声中,一辆熟悉的车缓缓停在店外。迟屿撑伞下车,看到站在门口的苏晚晴,微微一愣:“这么晚还没休息?”
苏晚晴望着他被雨水打湿的肩头,忽然明白了系统为什么将他选为需要深度连接的对象。
因为最善于给予的人,往往最不懂得接受。
“迟先生,”她轻声道,“能陪我喝杯茶吗?”
喜欢便利店系统:在大佬心上种良田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便利店系统:在大佬心上种良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