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内的空气,在薄夫人那句关于“差距”的话语落下后,仿佛骤然降低了温度。窗外假山上的潺潺流水声,此刻听来不再清幽,反而像是一种冰冷的背景音,衬托着室内的暗流汹涌。
苏晚晴并没有因为那句直白甚至有些刻薄的话而变色。她依旧端正地坐着,目光平静地迎向薄夫人那双审视的、带着居高临下意味的眼睛。她放在膝上的手,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不是出于紧张,而是某种内在力量的凝聚。
“薄夫人,”苏晚晴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如同她面前那杯未曾泛起涟漪的清茶,“我尊重您作为长辈的担忧,也理解您对迟屿未来的期许。但请允许我直言,所谓的‘差距’与‘弥补’,其定义权,或许并不完全在于家世与财富的标尺。”
薄夫人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直接地反驳,细长的眉毛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随即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讽意的弧度:“哦?愿闻其详。”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姿态优雅,却充满了等待看对方如何“表演”的优越感。
这无疑是一个下马威,意在用这种不动声色的轻蔑,击溃对方的心理防线。
苏晚晴心念电转,瞬间明白了这场“鸿门宴”的真正用意。薄夫人并非要与她进行平等的对话,而是要让她认清“现实”,知难而退。她深吸一口气,决定不落入对方预设的、关于门第财富的辩论陷阱,而是将话题引向自己更有把握的领域。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以及一段关系是否‘匹配’,我认为,更在于彼此能否在精神层面同频共振,能否在事业追求上并肩前行,能否在人生关键的抉择中,成为对方最坚实的依靠和智慧的源泉。”苏晚晴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她注视着薄夫人,眼神清亮,没有丝毫闪躲,“我与迟屿创立心田,从无到有,共同经历了无数次的困境与挑战。我们见证过彼此最疲惫的样子,也分享过每一次突破带来的喜悦。我们不仅是恋人,更是彼此最信任的战友。这种在共同奋斗中建立起来的理解、信任与支撑,在我看来,是任何外在条件都无法替代,也无法轻易衡量的‘价值’。”
她的话语不卑不亢,既阐述了自己的价值观,也巧妙地避开了直接比较家世的雷区,将焦点拉回到了她与迟屿之间真实的情感与事业联结上。
薄夫人静静地听着,脸上那抹讽意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带着计算意味的审视。她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又品了一口,方才放下。
“苏小姐的口才很好,理念也很……动人。”她轻轻放下茶杯,瓷器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不过,现实世界往往比理想更骨感。迟屿所处的圈子,他所要承担的责任,远非一个‘心田’所能涵盖。他需要的是能融入那个圈子,能为他带来更广阔平台和资源的人脉,而不是一个……需要他耗费心力去解释、去维护的‘伙伴’。”
她的话语如同精心打磨的冰锥,再次精准地刺向苏晚晴的“短板”——她的背景无法为迟屿的“圈子”和“责任”提供助力。
“至于心田,”薄夫人微微后靠,目光扫过苏晚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怜悯,“或许在你们看来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在我们看来,不过是小打小闹,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时的风光,不代表长久的稳定。将家族的希望寄托在这样一个脆弱的基座上,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这番话,几乎是否定了苏晚晴和迟屿过去所有的努力与成就,将心田贬低得一文不值。饶是苏晚晴心志坚定,此刻胸口也不由得一阵发闷,一股怒气隐隐升起。但她强行压了下去,她知道,动怒就输了。
就在这时,她感觉到心底那股与迟屿连接的纽带,传来一阵强烈而稳定的支持力量,仿佛他正隔着空间,紧紧握住她的手,将他所有的信任与力量传递过来。这股力量瞬间抚平了她翻涌的情绪,让她重新冷静下来。
苏晚晴微微调整了一下呼吸,脸上甚至重新浮现出那抹得体的浅笑:“薄夫人,感谢您坦诚地分享了您的看法。关于‘圈子’和‘责任’,我尊重您的理解。但我想,迟屿有能力,也有智慧去判断什么才是他真正需要的‘平台’和‘资源’。而心田,或许在您眼中‘微不足道’,但它所探索的心灵与科技的连接,它所致力于提升的人类内心幸福感,正是这个浮躁时代所稀缺的宝贵价值。它的稳定性,来源于我们不断创新的技术、忠实的用户群体以及清晰的商业逻辑,而非依附于某个特定的‘圈子’。”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锐利,却依旧保持着礼貌的姿态:“至于是否‘需要耗费心力去解释和维护’……我认为,真正的理解和接纳,无需过多解释。而维护一段珍贵的关系,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并非某一方的单向消耗。我相信,迟屿从未觉得与我在一起是一种‘耗费’。”
她的话,再次将问题的核心抛回给了迟屿自身的判断和选择,并隐晦地指出,薄夫人所谓的“担忧”,或许只是她单方面的臆测和强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