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愈空间”的全方位狙击未能一举击垮心田,反而像是激怒了这头看似温顺的巨兽,使其展露出了惊人的韧性和反击能力。然而,李文渊显然并不打算就此收手。在试探出心田的防御强度和应对模式后,他祭出了商业竞争中最为简单粗暴,也往往最为有效的武器——价格战。
“灵愈空间”的官方公告如同投入市场的深水炸弹:即日起,所有个人疗愈课程价格在创始会员价的基础上,再下调30%!同时,企业套餐推出“买三年送一年”的超级优惠,并承诺无效退款!
这个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心田同类服务的成本线,甚至低于市场上大多数普通按摩或瑜伽馆的收费!“灵愈空间”凭借其背后雄厚的资本支撑,摆明了就是要用烧钱的方式,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挤压心田的生存空间。
消息一出,市场哗然。
原本还在观望的潜在客户,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涌向“灵愈空间”的预约平台,导致其系统一度瘫痪。一些心田的价格敏感型客户,也开始动摇,私下咨询能否享受同等优惠,或者在会员到期后流露出转向“灵愈空间”的意向。
心田内部,刚刚因为顶住上一轮攻击而稍有提振的士气,再次受到了沉重打击。
“他们这是疯了吗?!这个价格根本就是在赔钱赚吆喝!”赵明看着后台迅速下滑的新增预约数据和不断收到的客户询价信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我们跟不跟?不跟,客户会被大量抢走!跟的话,我们的现金流根本撑不住这种亏损!”
陈明快速运行着数据模型,脸色难看:“根据模型推演,如果我们跟随降价,以我们目前的客户基数和成本结构,现金流最多只能支撑四个月。而对方……根据他们公布的融资规模和烧钱速度,至少能撑一年以上。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消耗战。”
林小满忧心忡忡地看着休息区明显稀疏的人流,她能感觉到空间里流动的能量中,掺杂了更多焦虑和不确定的情绪。“植物们……好像也有点不安。”
秦女士和周阿姨面对前来咨询价格的老客户,只能耐心解释心田的价值在于独一无二的体验和效果,无法进行简单的价格对比,但效果甚微。价格,永远是大多数消费者最敏感的神经。
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价格战这招,确实打在了心田的七寸上。心田的核心优势在于体验,但这种优势需要一定的价格来支撑其高昂的研发、技术和维护成本。一旦陷入无底线的价格厮杀,无异于自断臂膀。
加密频道里,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所有人都等待着迟屿(意识体)的决策。跟,还是不跟?这几乎是一个生死抉择。
长时间的沉默后,迟屿(意识体)的声音终于响起,带着一种经过精密计算后的冷静:“不跟。”
“不跟?!”赵明几乎要跳起来,“迟哥,那样我们会失去大量客户的!”
“跟了,我们死得更快。”迟屿(意识体)的语气不容置疑,“对方的目的,就是用资本优势逼我们进入我们最不擅长的赛道,然后拖垮我们。我们不能落入这个陷阱。”
他迅速做出部署,思路清晰得可怕:
“第一,立刻发布官方声明,明确表示心田不会参与非理性的价格竞争。强调我们的价值在于‘真实、深度、长效’的能量疗愈体验,而非短期低价刺激。将舆论焦点重新拉回价值本身。”
“第二,启动‘核心会员守护计划’。针对我们的长期会员和高端客户,推出‘价值增值’服务,而非降价。例如:免费延长部分课程时长、增加专属的一对一能量咨询、优先参与我们举办的线下深度工作坊或能量旅行等。我们要让忠诚的客户感觉到,留在心田,获得的是超越价格的附加价值。”
“第三,赵明,陈明,你们立刻着手,基于我们现有的能量场技术和‘星枢’的优化能力,设计一套全新的、成本可控但体验独特的‘入门级’或‘标准化’产品线。不需要达到深度疗愈的效果,但要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心田能量的与众不同,定价可以更加亲民,目标是吸引那些对价格敏感但又对我们好奇的新用户,作为引流和培养未来忠诚客户的入口。”
“第四,小满,秦姨,周姨,内部再次统一思想。告诉每一位员工,心田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但我们坚守的是长期价值和专业主义。越是这个时候,服务品质越不能下滑,甚至要做得更好!”
他的决策,跳出了“降价与否”的二元对立,转而采取“价值强化”与“产品分层”的组合策略。这需要极大的战略定力和对自身核心价值的绝对自信。
“可是……这样真的能留住客户吗?”赵明还是有些担忧。
“能留住认同我们价值的客户。”迟屿(意识体)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的不是所有客户,而是与我们同频的客户。用低价吸引来的客户,也会因更低的价格而离开。过滤掉杂质,留下的才是真金。执行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