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君离肩头的伤口因连日激战再度裂开,血色浸透玄色战袍,他却恍若未觉。那双深邃眼眸凝视着沈清辞,在听到京城急报的瞬间掠过一丝戾气。
“通敌叛国?”他声音冷得像淬了冰,“好个一石二鸟之计。”
沈清辞指尖轻抚袖中兵符,目光扫过尸横遍野的战场。晨光刺破云层,照在她沉静的侧脸上。
“王爷不觉得奇怪吗?”她忽然开口,“平西王与北戎联军五万之众,为何偏偏选在落雁谷设伏?”
夜君离眸光微动:“你发现了什么?”
“方才在叛军大营,我见到几个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沈清辞从袖中取出一枚令牌,上面刻着靖王府的印记,“这是从平西王贴身侍卫身上搜出的。”
她抬眸看向夜君离:“萧煜既要置王爷于死地,又要借机铲除镇国公府,必然做了万全准备。若我猜得不错,此刻京城内外,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远处传来将士清扫战场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焦土的气息。夜君离沉默片刻,忽然挥手屏退左右。
“你有何打算?”
沈清辞走近两步,压低声音:“王爷可还记得,前朝永昌年间那场宫变?”
夜君离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你是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正是。”沈清辞指尖在沾血的沙地上划出一道弧线,“萧煜既认定我们必会火速回京救援,不妨就让他如愿。”
她抬眸,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请王爷分我五千精兵,我率部大张旗鼓驰援京城。而王爷您——”
“率主力绕道河西,直取靖王府暗桩。”夜君离接话,唇角微扬,“好计策。”
他凝视着沈清辞,目光中带着欣赏与担忧:“但此去京城危机四伏,你...”
“王爷忘了?”沈清辞淡淡一笑,“我早已不是从前那个任人宰割的沈清辞了。”
她转身望向京城方向,声音清冷如霜:“何况,有些账,也该亲自去算了。”
半个时辰后,大军分兵两路。
沈清辞换上夜君离亲卫的铠甲,墨发高束,英气逼人。她翻身上马,看向身旁的夜君离。
“王爷切记,三日后午时,无论成败,务必在城南三十里处的望京亭会合。”
夜君离伸手替她整了整领甲,动作轻柔得不像那个杀伐果断的摄政王。
“保重。”
两个字,重若千钧。
沈清辞率军离去时,尘土飞扬,旌旗招展,故意做出急行军的架势。夜君立在山坡上目送她远去,直到那抹身影消失在官道尽头。
“王爷,沈小姐此计虽妙,但靖王狡猾...”周延忍不住开口。
夜君离收回目光,神色恢复冷峻:“传令下去,全军轻装简从,即刻出发。”
他最后望了一眼京城方向,翻身上马。
而此时的沈清辞,却在行军二十里后突然下令改变路线。
“全军听令,转道西山小路。”
副将愕然:“小姐,这不是回京的路啊!”
沈清辞眸光锐利:“你以为萧煜会在官道上等我们自投罗网?”
她取出军事舆图,指尖点在一处险要关隘:“黑风隘,此地易守难攻,最适合设伏。若我猜得不错,萧煜至少在此布置了三千精兵。”
“那我们...”
“绕过去。”沈清辞收起舆图,“传令下去,全军偃旗息鼓,连夜急行军。”
她望向远处连绵的群山,唇角勾起一抹冷笑。萧煜定然以为她会中计,却不知她早已将他的心思摸透。
当夜,月黑风高。
沈清辞率军悄无声息地穿越西山密林。山路崎岖,她却如履平地,前世随父征战的记忆在脑海中清晰浮现。
“停。”她突然抬手,示意全军止步。
前方树林中传来细微的响动,若不是她内力深厚,几乎难以察觉。
“有埋伏。”她低声道,同时打了个手势,令部队呈扇形散开。
果然,不过片刻,林中突然亮起无数火把,将黑夜照得亮如白昼。一队黑衣刺客从四面涌出,为首之人蒙面,眼神阴鸷。
“沈小姐,恭候多时了。”
沈清辞端坐马上,神色不变:“靖王殿下就派你们这些虾兵蟹将来送死?”
蒙面人冷笑:“死到临头还嘴硬!给我上!”
刺客一拥而上。沈清辞却忽然从马背上跃起,袖中暗器如雨点般射出。同时,她带来的精兵迅速变阵,将刺客反包围在内。
战斗结束得很快。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刺客已全部伏诛。
沈清辞走到那蒙面人面前,剑尖挑开他面巾。
“果然是你,靖王府暗卫统领,赵峰。”
赵峰捂着伤口,难以置信地看着她:“你...你怎么会知道...”
“我不止知道你的身份,”沈清辞俯身,声音冷得像冰,“还知道你腰间藏着靖王府的密信,以及你左肩有三年前在边关留下的箭伤。”
赵峰脸色骤变:“你到底是人是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