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霖谷位于丹霞峰北侧,地势低洼,三面环山,终日云雾缭绕,阳光难以直射,形成了独特的阴湿环境。
谷中溪流潺潺,水汽充沛,生长着大量喜阴喜湿的灵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冷湿润、混合着多种奇异苔藓和幽兰芬芳的气息。
引路弟子将黄一梦带到谷口一处简陋的石屋前,交代道:“黄师妹,此处便是青霖谷管事居所。
谷中事务由陈师兄负责,他此刻应在谷内巡查。你在此稍候,亦可自行入谷熟悉环境,切记莫要触碰那些有禁制标记的灵植。
”说罢,便匆匆离去,似乎并不愿在此阴冷之地多待。
黄一梦环顾四周。与丹霞峰其他地方的熙攘热闹相比,这里显得格外幽静,甚至有些冷清。石屋旁立着一块斑驳的木牌,上面简陋地刻着“青霖谷”三字。
她并未急于入谷,而是先在谷口静静站立片刻,神识悄然散开,感受着此地的灵气流动与环境特性。
此地的水、木灵气异常活跃充沛,但其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的、难以察觉的……阴寒之气?
正当她细细感知时,一个略显倨傲的声音从谷内传来:
“新来的?叫黄一梦?”
只见一个穿着丹霞峰外门弟子服饰、面容瘦削、眼神带着几分不耐的青年男子从雾气中走出,腰间挂着一枚小小的药锄法器。
他修为在练气六层左右,打量黄一梦的目光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
“正是弟子,见过陈师兄。”黄一梦收敛神识,恭敬行礼。
陈师兄嗯了一声,算是回礼,从怀中摸出一枚玉简和一块控制谷口简易阵法的令牌扔给她:“这是青霖谷的规矩和你要负责照料的区域图。
谷内共分三十六畦,你负责甲申至甲辰十二畦,皆是些‘幽魂菇’、‘寒雾草’、‘月光苔’之类的一阶上品灵植。
每日需以特定灵雨术灌溉三次,清除腐叶杂质,记录长势。那些有禁制光罩的畦圃是苏师姐亲自打理的,切莫靠近,否则死了都没人收尸。”
他语速极快,交代完便摆摆手:“住处就是这石屋隔壁那间空房。没事别来烦我。”说完,竟不再理会黄一梦,自顾自转身又没入了浓雾之中,似乎对这差事毫无热情。
黄一梦接过玉简和令牌,对此人的态度并不意外。这青霖谷环境特殊,活计繁琐,收获却远不如其他药园,在此任职的多是不得志或性格孤僻之辈。
她按照玉简指示,找到那间简陋却干净的石屋安顿下来。屋中仅有一床一桌一凳,陈设简单,但她已十分满足。至少此地僻静,少有打扰,正合她意。
稍作休整,她便拿起玉简和令牌,踏入青霖谷深处。
谷内景象与外界截然不同。光线晦暗,高大的蕨类植物舒展着巨大的叶片,其上凝结着晶莹露珠。
地面覆盖着厚厚的、各种颜色的苔藓,踩上去柔软而湿滑。随处可见散发着微弱磷光的菌类和一丛丛叶片上带着露珠的幽兰。
她负责的十二畦药圃分散在谷地各处,种植的果然都是喜阴灵植。那“幽魂菇”通体灰白,形如鬼爪,只在夜间散发微光;“寒雾草”叶片上始终凝结着一层不化的寒霜;“月光苔”则如同银色的绒毯,对月光格外敏感。
照看这些灵植确实需要格外细心。灌溉的灵雨需冰冷柔和,清除杂质时不能伤及脆弱的菌丝和苔体,记录长势更需观察入微。
黄一梦却甘之如饴。她严格按照《万化归流诀》中阐述的草木精义与灵力微操之法,耐心地处理着每一株灵植。
她的灵雨术范围精准,水量适中,仿佛能听懂这些阴性灵植的渴求;她清除杂质时手法轻柔,如同呵护婴儿;她记录长势时,不仅看形态,更以神识感知其内部灵气流转的细微变化。
几日下来,她负责的十二畦灵植,长势竟比周围其他弟子照看的更为精神饱满,那“月光苔”甚至隐隐亮了几分。
这番变化,自然落在了偶尔巡查经过的陈师兄眼中。他起初不以为意,只当是新来的弟子比较勤快。
但连续数日皆是如此,甚至有一畦原本有些萎靡的“寒雾草”都被调理得恢复了生机,这就让他不得不感到惊讶了。
这日,黄一梦正在小心翼翼地为一丛“幽魂菇”剔除周围过多的腐叶,陈师兄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后,看了半晌,忽然开口:“你以前学过灵植术?”
黄一梦动作一顿,起身行礼:“回师兄,只是自己看过些杂书,胡乱摸索。”
陈师兄盯着她看了片刻,眼神中的倨傲消散了些,多了几分探究:“胡乱摸索能有这手法?你这灵雨术,对阴寒灵气的掌控,比很多老弟子都强。还有这清理手法……谁教你的?”
黄一梦心中微紧,面上却依旧平静:“无人教导。只是觉得这些灵植喜静畏惊,故而动作轻缓些。”
陈师兄哼了一声,也不知信没信,却没再追问,只是道:“照看得不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