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临展现出的专业能力,完全不像一个大一新生。
无论是复杂的机械制图,还是精密的机床操作,甚至是深奥的材料学知识,他都信手拈来。
一些原本抱着看笑话心态的研究生,在跟他交流了几句后,都变成了“迷弟”。
“学弟,你这个热力学模型是怎么建的?太牛了!”
“康神,这个零件的曲面设计,能教教我吗?”
“大佬,还缺不缺打杂的?端茶倒水那种!”
康临来者不拒。
有人帮忙,他当然乐意。
他干脆把一些不那么核心的辅助工作,都分了出去。
比如数据整理、材料准备、模拟仿真等等。
一时间,重点实验室里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一个大一新生坐镇中央,指挥着一群硕士、博士研究生。
推进着一个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的项目。
随着项目的推进,康临对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已经渐渐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了。
他给赵荣光打了个电话。
“院长,我需要一批设备,学校实验室里没有。”
“清单发我,我看看能不能从别的院系或者兄弟院校协调。”赵荣光的声音依旧中气十足。
“不用协调,院长,这些设备我想自己买,放在我的私人实验室里。”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
“你要的设备,恐怕不好买吧?”赵荣光显然明白他的意思。
顶级精密仪器,尤其是可以用于军工领域的,西方对华夏一直都是严密封锁的。
“我知道,”康临说道,“所以我列的清单,都是目前能在国际市场上买到的。
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够用了。”
“够用?”
“对,买回来之后,我自己进行升级改造。”康临的语气平静而自信。
这才是他的真正计划。
直接买最顶尖的设备,不现实。
那就退而求其次,买次一级的,然后靠自己的技术,把它们升级成顶尖水准!
比如,一台普通的光刻机。
他可以通过更换镜头模组、升级光源系统、优化算法,让它的精度大幅提升。
一台普通的机床,他可以通过加装自研的传感器、更换更稳定的主轴。
编写更先进的控制程序,让它的性能媲美顶级工作母机。
这其中的核心,就是他脑海中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造一辆车。
而是要通过造车这个过程,逐步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完全自主可控的顶尖工业体系。
先从升级改造设备开始,打造出一个全球最顶尖的私人实验室。
赵荣光听完他的计划,久久没有说话。
最后,他只说了一句:“放手去做!钱不够,我来想办法!”
有了院长的支持,康临的设备采购进行得非常顺利。
大批的仪器设备,从全球各地运往京城,直接送进了他位于郊区的那栋厂房里。
青北,能动学院实验室。
几个学长正围着一台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康临设计的“源能超跑”的3D模型。
“太帅了……这个设计,简直就是艺术品。”一个学长满脸赞叹。
“你看这个空气动力学设计,完全不输给帕加尼、科尼赛克这些顶级神车。”
“理论数据也爆表了,如果真能造出来,百公里加速绝对在2秒以内!”
赞叹声中,也夹杂着质疑。
“设计是牛逼,但怎么造出来?这才是关键。”一个看起来比较务实的博士学长泼了盆冷水。
“就说这个一体式碳纤维驾驶舱,我们国内有能做出这种工艺的厂家吗?”
“还有发动机,他设计的那个材料配方,什么‘钛钨复合陶瓷’,上哪儿搞去?”
“是啊,性能越是极致,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就越是变态。
这已经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了,这背后需要一整个强大的工业体系来支撑。”
众人议论纷纷,都觉得康临这个项目,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几乎在同一时间,青北大学的校园论坛也炸开了锅。
一个帖子被顶上了热门。
【惊爆!失踪一个月的状元康神回归,据说正在学校实验室里造超跑!】
下面瞬间盖起了高楼。
“造超跑?真的假的?大一新生?”
“源能工业?我查了,确实有这家公司,法人代表就是康临!”
“笑死,现在学生的科研项目都这么卷了吗?我们还在焊收音机,人家已经开始造V12了?”
“楼上的别酸了,人家是天才,跟我们不是一个物种。”
“天才也得讲基本法吧?造车可不是写代码,那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他一个人能搞定?我不信。”
“没错,尤其是F1级别的赛车,每一个零件都是高科技的结晶。
特别是材料学,那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很多都是国家级的机密,你想买都买不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