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金祝海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康临话里的分量。
一直没说话的卢富贵,此时却放下了茶杯,哈哈一笑,打破了沉静。
“我同意康总的说法!”
他拍了下手,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说得好啊!灵魂!”
“没有灵魂,再大的盘子也是一盘散沙。”
“金总,我觉得康总这个提议,才是点睛之笔。”
“我们龙跃投的是什么?投的就是这个‘灵魂’,就是源能材料这个不可替代的技术!”
“以源能材料为基础,组建集团公司,名正言顺,逻辑清晰!”
卢富贵不愧是玩资本的,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给定了性,还顺带捧了康临一手。
金祝海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他点了点头。
“可以。”
“就以源能材料为基础,组建新的集团公司。”
“我们炎华负责推动宝阁的资产剥离和注入。”
康临见两人都点了头,心里的大石彻底落地。
他站起身,伸出手。
“好!”
“那大方向就这么定了。”
“具体的股权结构、资产评估、人员安排……就交给专业的人去谈。”
“我可算不明白那些复杂的账目。”
他这话带着几分自嘲,却也明确了自己的定位:把握大方向,细节全权下放。
卢富贵和金祝海也站了起来,与他握手。
“没问题,我们马上就组建最专业的谈判团队。”
“康总,合作愉快!”
这件事敲定的当天下午,康临就接到了赵荣光院长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赵院长声音洪亮,透着一股兴奋劲儿。
“小康啊!我可听说了,你小子这次搞了个惊天动地的大新闻啊!”
康临笑道。
“赵院长,您这消息也太灵通了吧?我这刚谈完。”
赵荣光在电话里乐呵呵地说道。
“怎么样,后续的谈判,人手够不够?”
“这么大的整合,涉及到几十家公司,光是法务和财务文件,都能堆成山了。”
“我跟你说,你可别小看这个。
当年我们搞大飞机项目,光是跟全球供应商的合同谈判,就拉扯了好几年。”
康临一听,还真是这个理。
他正愁这事呢。
源能工业现在摊子铺得大,跟各大汽车公司的谈判也正在进行。
法务和商务团队已经满负荷运转了。
现在突然要搞这么个世纪大整合,人手确实捉襟见肘。
“赵院长,您说得太对了,我正为这事儿头疼呢。”
“您是不是有什么高招?”
赵荣光在电话那头得意地笑了起来。
“你小子还算机灵。”
“我给你说,我跟我们青北法学院的院长聊了聊。”
“他一听是源能工业的事,二话不说,当场拍板!”
“可以从法学院里,抽调一批最优秀的研究生。
再由几位专门研究公司法、并购重组的博导教授带队。
组成一个超豪华的法律顾问团,全程协助你们谈判!”
康临眼睛一亮。
“哎哟!赵院长,您这可真是雪中送炭,不,是雪中送来一个加强团啊!”
“这感情好啊!”
赵荣光继续说道。
“这对学生们来说,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实战机会,真刀真枪地参与这种级别的商业谈判。比在课堂上读十年书都有用。”
“你们源能工业,也解决了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一举两得,双赢!”
“我这就让他们跟你的人对接!”
有了青北法学院的豪华阵容加盟,康临的底气更足了。
当天。
就在青北大学一间平日里用于重大学术研讨的巨型会议厅里。
一场史无前例的商业谈判正式拉开帷幕。
长长的会议桌两侧,坐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号的相关方,都派出了自己最精锐的谈判团队。
律师、会计师、高管、技术专家,济济一堂。
青北法学院的研究生们则坐在后排,每个人面前都堆着小山一样的文件。
他们一边紧张地记录,一边学习着顶尖高手们的交锋。
气氛紧张而肃穆。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谈判的进度快得惊人。
原本以为需要争吵、扯皮、拉锯好几个月的无数个条款。
在龙跃基金和炎华投资这两尊真神面前,都变得异常顺滑。
但凡有哪个环节出现分歧,卢富贵笑呵呵的一句“以大局为重嘛”。
或者金祝海一个锐利的眼神扫过去,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这就是国家队的威力。
转眼,就到了2月6日。
这一天,是青北大学正式开学的日子。
也就在这一天,持续了近半个月的高强度谈判,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源能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变更为源能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为一家真正的股份制集团公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