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他们对郑穆的命令,再也没有半分迟疑,只有狂热的遵从。
在他们眼里,郑穆的形象已经无限拔高,成了无所不能的神明。
搬!
必须往死里搬!
仙长让干啥就干啥!
一时间,整个卸岭团队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冲进了紫云殿。
陈玉楼和鹧鸪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和……庆幸。
能追随这样一位真仙,简直是他们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两人立刻上前,恭敬地问道:“郑道长,这些宝物……您打算如何处置?”
郑穆摆了摆手,浑不在意地说道:“金银俗物,于我如浮云。”
“你们俩看着办吧,把这些东西都换成粮食,拿去赈济灾民。”
“记住,要快,我不想再看到有人因为饥饿而死。”
听到这话,陈玉楼和鹧鸪哨浑身一震,再次对郑穆肃然起敬。
视金银如粪土,心怀天下苍生。
这才是真正的得道高人风范!
“道长放心!我等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陈玉楼拍着胸脯保证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卸岭魁首陈玉楼的能量被发挥到了极致。
他利用自己的渠道和人脉,将从瓶山中运出的无数珍宝,迅速换成了一船又一船的粮食。
这些粮食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湘西各地的灾区,开仓放粮,广设粥棚。
原本饿殍遍地,易子而食的人间地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生机。
无数濒临死亡的灾民,因为这一口救命粮而活了下来。
灾区的死亡率骤然下降。
而“玄雷真君”郑穆的名号,也随着这些救命的粮食,传遍了湘西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不知道什么茅山上清派,也不知道什么卸岭群盗。
他们只知道,是一位姓郑的活神仙,不忍看他们受苦,显圣救世,赐下了活命的食粮。
一时间,郑穆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甚至有许多地方的百姓,自发地捐钱捐物,为他修建了庙宇,为他重塑了金身。
日夜香火供奉,祈求他庇佑平安。
…………
数月后,湘西,一座繁华的小镇。
郑穆一身朴素的青色道袍,背着手,优哉游哉地走在青石板路上。
瓶山事了,他便与陈玉楼等人分道扬镳,独自一人四处云游。
路过这座小镇时,他忽然被一阵鼎沸的人声和浓郁的香火气所吸引。
庙宇的牌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四个大字——“真君古庙”。
“哟呵,这年头还有人给真君建庙?哪个真君这么有排面?”
郑穆来了兴趣,抱着看热闹的心态,随着人流走了进去。
一进大殿,他就愣住了。
只见大殿正中央,供奉着一尊高大的神像。
神像身穿八卦道袍,面容俊朗,眼神悲悯,左手掐着法诀,右手虚托。
仿佛托着一道无形的雷霆。
这神像……怎么越看越像自己?
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卧槽!”
郑穆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他正尴尬得脚指头都快抠出一座紫云殿来的时候,耳边传来了信徒们虔诚的祷告声。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感觉自己是一秒钟都待不下去了,转身就想开溜。
可就在这时,一个眼尖的大娘忽然指着他的背影,不确定地喊了一声。
“大家快看!那位的身形……是不是和真君神像很像?”
唰!
一瞬间,整个大殿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郑穆的身上。
空气仿佛凝固了。
下一秒,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一句。
“是活神仙!是玄雷真君显灵了!”
轰!
整个庙宇瞬间炸开了锅!
“扑通!扑通!”
所有善男信女,如同被推倒的麦子一般,齐刷刷地跪了一地。
“参见真君!”
“多谢真君救命之恩!”
山呼海啸般的跪拜声和感谢声,差点把庙顶给掀了。
郑穆头皮发麻,连忙摆手。
“都起来!快起来!地上凉,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
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劝说又是安抚,才好不容易把这群狂热的信徒给劝走。
等到庙里终于清净下来,郑穆长出了一口气,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
“不行,这地方不能待了。”
他打定主意,立刻离开此地。
身影一晃,便消失在了原地。
当他再次出现时,已经来到了瓶山之巅。
那只神骏非凡的怒晴鸡正趴在山顶打盹,感受到他的气息,立刻精神抖擞地站了起来。
发出一声高亢的啼鸣。
郑穆微微一笑,正准备骑上鸡背,离开这片是非之地。
就在此时,一声清越的鹤唳从云端传来。
他抬头望去,只见一只通体雪白的仙鹤正盘旋而下,姿态优雅地落在了他的面前。
“小白?”
郑穆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正是他师父云溪道人豢养的那只信使白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