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朱昊然率先走上发言台,声音沉稳而有力:“各位同学,当前可控核聚变能的应用研究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塞丝、汨罗、欧联三国的科学团队更是处于领跑位置,彼此你追我赶,我们塞丝虽暂时稍稍领先,但优势并不稳固。这个课题要实现突破,必须攻克六大技术瓶颈,而这正是我们社团的核心目标。”
他停顿片刻,拿起桌上的激光笔,指向身后投影幕布上的技术图谱,逐一拆解难题:“首先是点火问题 —— 要突破库仑势垒让核聚发生,必须将氘氚混合气体转化为等离子态,目前的方案是用上百个激光器联合作用,但激光器数量多了,均匀受热的控制就成了难题;可一旦减少激光器,功率又达不到点火要求,所以解决这两个子问题,才算真正突破点火瓶颈。其次是等离子体约束,大家都知道托卡马克装置是‘装核老虎的笼子’,靠强磁场约束等离子体,但等离子态本身的高自由能已让约束难度极大,聚变产生的 α 粒子还会带来更高自由能,引发新的不稳定性,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湍流最优解,有了模型,改进托卡马克装置才能事半功倍。第三个是氦灰排出问题 ——α 粒子能量降低后会变成氦灰,就像锅炉里的炉渣,不清理就会影响反应,但排灰必须减弱约束,这又与‘高约束以维持氘氚高温高密度’的需求矛盾,我们要找的就是那个‘恰到好处的临界点’。最后是氚的制备,聚变需要持续供氚,但自然界中氚含量极少,只能靠中子与锂反应生成,可目前全球工业产氚量只有几公斤,有钱也买不到,如何实现大批量生产,就是第六个亟待解决的瓶颈。”
明确问题后,朱昊然公布了本次活动的目标:“今天我们聚焦第一个技术瓶颈,用头脑风暴法分组研讨可行性方案。下面请副会长冯俊哲宣布分组结果。”
话音刚落,冯俊哲立刻起身,翻开手中的笔记本,清晰念道:“诸位,我们社团现在有六十三位会员。根据头脑风暴的协作原则,我们共分 8 个小组,前 7 组每组 8 人,最后一组 7 人;每组第一位同学担任组长,负责记录所有成员提出的点子。特别说明:分组不固定,每次活动都会随机调整,确保大家能与不同成员交流碰撞。现在宣布各组名单及组长……”
分组结束后,冯俊哲逐一为每位组长分发了专用笔记本与两支中性笔。随后,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序前往酒店提前准备好的单间 —— 有的房间里大家围坐成圈,刚坐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资料;有的则先推举一人抛出初步想法,立刻引发热烈讨论,轰轰烈烈的头脑风暴就此展开。
两个小时后,头脑风暴结束,各组组长陆续将记录着密密麻麻 “点子” 的笔记本交给朱昊然。他随手翻开一本,从 “减少激光器数量但提升单台功率” 到 “用磁场辅助控制受热均匀度”,五花八门的想法既充满想象力,又不乏对实际问题的考量,忍不住嘴角上扬。
当天下午,朱昊然带着这 8 本笔记本进入异度空间,将其交给军师白泽:“麻烦你对这些点子进行筛选、整理,剔除明显不切实际的,把有价值的方案分类汇总,打印成册,下周活动时发给每位会员,作为后续研讨的基础。” 白泽接过笔记本,点头应下,一场围绕可控核聚变的科研探索,就此在这个特殊的班级与团队中正式启航。
喜欢圣皇大帝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圣皇大帝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