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骤然聚焦舞台中央,像两束追光锚定了全场目光 —— 终极王者之战,正式打响!金玲与李梦夏依次走上前,脚步从容却藏着紧绷的期待,两人并肩站在陶校长面前时,舞台下的掌声像浪潮般轻轻起伏,连空气都透着决战的张力。
陶珆昀脸上褪去了此前的凝重,漾着温和的笑意,目光先落在金玲身上,声音沉稳又亲和:“金玲同学,请问在你心中,最崇拜的人是谁?能和大家简单说说理由吗?”
金玲几乎没有半分犹豫,抬手接过话筒,指尖轻轻攥着话筒杆,耳尖却悄悄漫上一层粉红,连声音都比平时软了几分,带着点藏不住的羞涩:“我最崇拜的人,是咱们学生会的秘书长,朱昊然同学。” 她顿了顿,抬眼时眼眸亮得像盛了星光,语气里满是真诚的赞赏,“他对医院里需要帮助的病人,永远那么温暖耐心,哪怕自己忙到饭都顾不上吃;对身边的朋友更是掏心掏肺,从不计较得失。他身上那种‘把温柔给别人,把责任扛自己’的劲儿,真的… 既充满了力量,又满是善意。”
话音刚落,台下瞬间炸开一片意味深长的 “哦~~~”,混着善意的哄笑和几声清脆的口哨。有人举着金玲的应援牌晃了晃,喊着 “磕到了!”,连陶校长都忍不住笑了,点头赞许:“回答得很好!情感真挚,也见得你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 掌声跟着响起来,金玲脸颊更红了,赶紧低下头,手指轻轻绞着裙摆。
笑声渐歇,陶珆昀转向李梦夏,问题依旧简洁却藏着期许:“李梦夏同学,那你心中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也请和大家说说理由吧。”
李梦夏没有丝毫停顿,话筒刚碰到唇边,她特有的磁性嗓音就漫了出来,比平时多了几分坚定的力量,又裹着甜美的温度,清晰地传遍全场:“陶校长,各位老师,同学们!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方法学家’—— 一名属于我们自己的、能为祖国文化事业铺路的方法学家!” 她抬手轻轻比划了一下,眼神亮得像燃着火焰,“我想构建一套完整的方法学体系,帮更多人找到研究文化、传承文化的‘钥匙’,哪怕只能为这份事业添一块砖、加一片瓦,我也觉得值!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好!!!”全场瞬间沸腾!掌声像惊雷般炸响,有人猛地站起来鼓掌,手掌拍得发红;还有人举着 “李梦夏加油” 的牌子使劲摇晃,喊着 “这才是我们要的校花格局!”—— 比起青涩的崇拜,这份扎根于理想的志向,更戳中了所有人对 “榜样” 的期待,连五位专业评委都忍不住跟着点头,眼里满是认可。
没人知道,陶珆昀原本为两位选手各准备了五个深度问题,从价值观到社会实践,想好好打磨这场终极考核。可经历了那场‘黑天鹅’风波后,他只觉得太阳穴突突跳,身心俱疲得连思考都慢了半拍,连问话的兴致都淡了。眼下每人问完一个问题,便轻轻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好,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吧。”
主持人立刻接话,声音里满是振奋:“请两位终极候选人并肩站定,接受五位专业评审的最终打分!这将决定本届校花大赛的冠亚军归属!”
评委们立刻凑在一起,头挨着头低声讨论,有人手指在评分表上轻轻点着,有人皱着眉斟酌,偶尔抬眼扫过舞台上的两人。短短几十秒,却像过了许久,直到最年长的评委放下笔,朝主持人点了点头 —— 最终分数,终于要揭晓了!
大屏幕 “叮” 的一声亮起,白色的数字在黑底上格外醒目:李梦夏:29.6 分!金玲:29.3 分!
“让我们恭喜 ——” 主持人的声音瞬间拔高八度,几乎要冲破话筒的限制,“第一届校花选秀大赛总冠军获得者 —— 李梦夏同学!亚军 —— 金玲同学!!!”
“哇 ——!!!”欢呼声瞬间掀翻屋顶!绚烂的彩带和金色彩片从舞台两侧的礼炮中喷射而出,像漫天飞舞的金雨簌簌落下,沾在选手们的发梢和肩头。无数捧鲜花从台下涌上来,有粉色的玫瑰,有白色的百合,被同学们递到李梦夏和金玲手中,很快就堆成了花束。灯光骤亮,掌声、欢呼、相机的 “咔嚓” 声裹着两人,连空气都甜得发飘。
三位获奖者依次走上前,从陶珆昀手中接过荣誉:李梦夏双手捧着沉甸甸的纯金小奖杯,指尖微微发颤;金玲接过精美的银质奖盘,笑着擦了擦眼角,似乎有泪光闪了闪;姬雅蕊则接过烫金的季军证书和奖金信封,脸上挂着礼貌的笑,可那笑意只停在嘴角,没渗进眼底,连接过证书的动作都透着几分敷衍。
合影环节更是热闹 —— 十八位参赛选手挤在舞台上,有人举着 “我们都是最棒的” 的手牌,有人勾着彼此的肩膀,笑容灿烂得晃眼,相机定格下这满是青春气的瞬间。随后三强单独合影时,李梦夏和金玲并肩站在中间,姬雅蕊站在一侧,手臂轻轻搭在两人身后,可镜头扫过时,她的笑容又淡了几分,眼神飘向了舞台外的黑暗处。最后摄影师为每位选手拍单人艺术照时,姬雅蕊拍完便立刻卸下了笑容,拎起放在一旁的小包,转身就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