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皇宫的晨曦刚驱散夜色,东宫外围的厮杀声便已平息。石守信率领禁军精锐火速回援,将企图劫持太子的通敌老臣团团包围,经过半个时辰的激战,叛乱者尽数被擒,无一漏网。柴宗训安然无恙,只是受惊过度,脸色稍显苍白。
“陛下,宫变已平定,逆臣皆已擒获,请陛下处置!”石守信单膝跪地,向匆匆赶来的柴荣禀报,甲胄上仍沾着血迹。
柴荣快步走进东宫,握住太子冰凉的手,心中又惊又怒。他安抚好柴宗训,转身来到大殿,看着被押跪在地上的通敌老臣,厉声喝道:“朕待你们不薄,为何勾结契丹,背叛朝廷?”
为首的老臣仰天长笑:“柴荣,你改革旧制,罢免老臣,任用寒门,早已动摇国本!耶律贤陛下仁慈,许诺我们高官厚禄,只要推翻你,恢复旧制,我等何乐而不为?”
“荒谬!”柴荣怒喝一声,“朕推行新政,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后周强盛不衰!你们贪图富贵,勾结外敌,置天下苍生于不顾,罪该万死!”
当即下令:“将所有通敌老臣斩首示众,诛灭三族;其党羽尽数流放岭南,永世不得回京!”
旨意下达,禁军将士立刻执行。汴梁城内,百姓们得知宫变平定,纷纷拍手称快,对柴荣的威望更加信服。
处理完宫变事宜,柴荣深知后方已稳,北疆战事却刻不容缓。耶律贤虽遭惨败,但仍手握残余兵力,又联合了女真部落,若不及时应对,燕云地区恐将再次陷入战火。
“传朕旨意,石守信留守汴梁,辅佐太子处理政务,严密监视京城动向;范质、李谷留守中枢,统筹全国粮草物资,支援北疆;朕亲率禁军三万,即刻启程前往燕云,统筹战事!”柴荣当机立断,做出部署。
旨意下达,朝野上下高效运转。石守信领命加强京城安保,范质、李谷则着手调配粮草,为北伐大军提供后勤支援。柴荣简单收拾行装,告别太子,率领三万禁军,踏上了前往燕云的路途。
与此同时,契丹上京郊外,耶律贤正收拢残部,与女真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会面。耶律贤面色阴沉,眼中满是不甘:“柴荣小儿运气甚好,宫变未能成功,但燕云之地,朕绝不会就此放弃!”
完颜阿骨打身材魁梧,手持弯刀,高声道:“耶律贤陛下放心,我女真三万骑兵已集结完毕,愿与契丹大军并肩作战,夺回蓟州,直取幽州!只要拿下燕云,中原的财富、美女,尽归你我!”
耶律贤大喜,当即与完颜阿骨打定下盟约:“若能夺回燕云,蓟州、涿州划归女真,其余各州归契丹所有,日后共分中原!”
随后,耶律贤率领五万契丹残部,与完颜阿骨打的三万女真骑兵汇合,共计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南进发,目标直指蓟州。
蓟州作为燕云东路重镇,是连接幽州与中原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此时镇守蓟州的是韩通,他得知契丹与女真联军来袭,当即下令加固城防,紧闭城门,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向幽州的刘继业、赵匡胤求援。
韩通站在蓟州城楼上,望着远处尘土飞扬的联军,神色凝重。他深知,联军兵力雄厚,而蓟州守军仅有两万,形势危急。但他毫不畏惧,下令士兵们备好连弩、投石机、滚石、热油等防御器械,严阵以待。
“将军,契丹与女真联军来势汹汹,我们兵力不足,恐怕难以抵挡,不如放弃蓟州,退守幽州?”一名副将忧心忡忡地说道。
“胡说!”韩通怒喝,“蓟州是燕云门户,若失守,幽州将直接面临联军威胁,燕云局势将岌岌可危!我等受陛下重托,镇守蓟州,只能死战,绝不后退!”
副将羞愧不已,连忙退下,组织士兵们加强防御。
耶律贤与完颜阿骨打率领联军抵达蓟州城外,见城池紧闭,防御严密,耶律贤冷笑一声:“韩通不过匹夫之勇,蓟州城破,指日可待!传我命令,大军三面攻城,务必在三日之内拿下蓟州!”
联军立刻展开攻势,数万士兵推着云梯,呐喊着冲向城墙。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头,投石机也开始轰击城墙,蓟州城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韩通亲自督战,下令连弩齐发,箭矢穿透联军士兵的铠甲,倒下一片。滚石、热油倾泻而下,联军士兵惨叫着从云梯上摔落,死伤惨重。但联军兵力众多,一波攻势被击退,又一波攻势接踵而至,蓟州城防岌岌可危。
激战两日后,蓟州城墙已多处破损,守军伤亡过半,弹药也所剩无几。韩通心急如焚,援军却迟迟未到,他深知,若再无援军,蓟州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这危急关头,远处传来震天的马蹄声。韩通登上城楼远眺,只见一面“柴”字大旗迎风飘扬,柴荣率领禁军主力与刘继业、赵匡胤的援军赶到了!
“陛下驾到!援军来了!”蓟州守军见状,士气大振,高声欢呼。
耶律贤与完颜阿骨打见柴荣亲自率军赶来,又有刘继业、赵匡胤的援军,心中大惊。完颜阿骨打说道:“耶律贤陛下,柴荣援军已到,我军不宜久战,不如撤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