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外,刘继业率领精锐骑兵列阵,望着城头飘扬的黑衣教旗帜,怒火中烧。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叛军手持弓箭与连弩,严阵以待,城内不时传来厮杀声与百姓的哭喊,局势已然失控。
“传我将令,用轰天雷炸开城门!”刘继业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架设车载投石机,将数枚轰天雷对准城门。随着几声巨响,厚重的城门轰然倒塌,碎石飞溅。“冲锋!”刘继业一马当先,率领骑兵冲入城内。
城内的叛军早已布下防线,街道两侧堆满了障碍物,黑衣教卧底与被蛊惑的乱民手持兵器,疯狂反扑。后周军骑兵在狭窄的街道上难以展开,只能步步为营,与叛军展开肉搏。刘继业手持长枪,斩杀多名叛军将领,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冲锋,逐步推进。
此时,皇宫方向传来急促的号角声。刘继业心中一紧,担心柴荣与太子安危,当即下令:“分出部分兵力,火速驰援皇宫!”
驰援皇宫的士兵赶到时,只见皇宫外的禁军正与叛军激烈厮杀。叛军人数众多,且中有不少熟悉皇宫布防的内侍与禁军叛徒,已攻破皇宫外的第一道宫门。“杀进去!保护陛下与太子!”士兵们怒吼着冲入战阵,与禁军内外夹击,叛军大乱,被迫撤退。
刘继业率军赶到皇宫时,柴荣正站在宫墙上指挥作战,太子柴宗训侍立一旁,神色镇定。“陛下,臣来迟了!”刘继业跪地请罪。
柴荣扶起他:“刘将军及时赶回,大功一件!叛军虽猖獗,但朕已命张琼率领禁军坚守皇宫,只需内外夹击,便可平定叛乱。”
刘继业点头,当即下令:“全军分三路,一路肃清皇宫周边叛军,一路救援被囚禁的官员,一路封锁全城要道,防止叛军逃跑!”
后周军将士分头行动,城内的厮杀声此起彼伏。黑衣教卧底虽熟悉地形,但后周军战力强悍,且有百姓暗中相助——不少百姓因不满叛军烧杀抢掠,主动为后周军指引叛军据点,提供物资支援。
激战半日,城内的叛军主力被歼,剩余叛军纷纷逃窜,却被封锁要道的后周军一一抓获。被囚禁的官员也被成功救出,其中包括范质、赵匡胤等核心大臣。范质衣衫褴褛,却神色坚定:“陛下,黑衣教卧底潜伏极深,不少科举新晋官员与禁军将领都是其成员,必须彻底清查!”
柴荣点头:“朕已知晓。刘将军,你在黑石山缴获的黑衣教密档中,是否有卧底名单?”
“回陛下,密档中确有一份卧底名单,臣已带来!”刘继业连忙取出密档,呈给柴荣。
柴荣展开密档,只见上面详细记载着黑衣教在中原的卧底名单,涉及官员、禁军将领、格物院工匠等共计百余人,其中不乏一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好一个黑衣教,竟在朕的眼皮底下安插了如此多的眼线!”柴荣怒不可遏,“传朕旨意,按名单全城搜捕,凡涉及卧底者,一律擒拿下狱,从严审讯!”
旨意下达后,张琼率领禁军展开全城搜捕。根据名单,卧底们很快被一一抓获,其中包括三名科举新晋的知州、两名禁军校尉,以及五名格物院工匠。审讯得知,这些卧底早已被黑衣教收买,潜伏在各个岗位,等待时机发动叛乱,配合漠北的黑衣教主力颠覆后周。
“陛下,格物院的五名卧底已承认,他们已将部分新式火器技术泄露给黑衣教,还暗中破坏了格物院的部分研发设备。”张琼向柴荣禀报。
柴荣脸色凝重:“技术泄露事大,沈括何时能返回汴梁?”
“沈大人已在返回途中,预计三日后抵达。”刘继业答道。
就在叛乱即将彻底平定之际,探马传来紧急密报:“陛下,汴梁城外发现一支神秘骑兵,约五千余人,身着黑衣,行动诡异,似乎是黑衣教的残余势力,正向汴梁赶来!”
柴荣眉头紧锁:“黑衣教的残余势力?他们竟敢还来送死!刘将军,你率骑兵出城迎击,务必将其全歼!”
刘继业领命,率领五千骑兵出城。城外的神秘骑兵见后周军出城,并未进攻,而是派出一名使者前来谈判。使者手持一封书信,递给刘继业:“我家主人有信给柴天子,若柴天子愿意释放所有卧底,归还黑衣教的密档,我家主人便率军撤退,否则将血洗汴梁周边村落!”
刘继业打开书信,只见上面署名竟是“黑衣教左使”,信中还提到,他们已与中亚大食帝国达成协议,若后周不答应条件,大食帝国将派遣十万大军入侵西域,与黑衣教残余势力南北呼应。
“痴心妄想!”刘继业怒喝,下令斩杀使者,“全军出击,全歼这支叛军!”
神秘骑兵见谈判破裂,当即发起进攻。这支骑兵战力强悍,且战法诡异,与漠北的黑衣教教徒如出一辙,显然是黑衣教的精锐残余。后周军骑兵奋勇迎战,双方在城外展开激战,尘土飞扬,刀光剑影。
刘继业手持长枪,斩杀多名骑兵将领,后周军将士士气大振,逐步占据上风。然而,这支神秘骑兵极为顽强,且中有不少死士,悍不畏死,战斗陷入胶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