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的春日暖阳刚洒满紫宸殿,福建急报便如惊雷般传入宫中。柴荣展开奏报,眉头瞬间拧紧——清源军首领留从效拒不归顺,借“后周强征赋税”为由煽动泉州、漳州百姓叛乱,扣押三名后周派驻官员,占据两州城池,扬言要“驱逐周军,保境安民”。
“留从效这老狐狸,果然按捺不住了。”柴荣将奏报拍在案上,语气冰冷。南平、吴越归顺,南汉将灭,福建已成江南唯一未服之地。留从效盘踞福建多年,看似臣服,实则一直暗中积蓄力量,如今见后周主力深陷岭南,便趁机作乱。
“陛下,留从效素有威望,泉州、漳州百姓受其蛊惑,叛乱恐难速平。”范质躬身进言,“岭南刚定,赵匡胤、韩令坤大军需安抚地方,不宜轻易调动。不如派石守信率军平叛,他久在江南,熟悉地形,定能不负所托。”
柴荣点头赞许:“范相所言极是。传旨石守信,即刻从江南调兵三万,星夜驰援福建。切记,留从效虽叛,百姓却是无辜,务必‘先抚后剿’,张贴告示安抚民心,若能劝降最好,若顽抗,再行强攻。”
密旨快马加鞭送往江南。此时的石守信正驻守金陵,协助推行新政,接到旨意后,当即点齐三万大军,携带粮草器械,日夜兼程向福建进发。军帐中,石守信对着福建舆图沉思,身旁的副将问道:“将军,留从效麾下有两万精兵,又有百姓支持,我们是否要先攻泉州,再取漳州?”
“不然。”石守信摇头,“留从效的根基在泉州,防备必然严密。漳州守将是其心腹,但百姓受蛊惑较浅,我们可先攻漳州,破其羽翼,再回师泉州,胜算更大。而且,陛下强调安抚民心,我们需在漳州树立榜样,让泉州百姓看清留从效的真面目。”
大军行至漳州城外三十里处扎营,石守信并未急于攻城,而是立刻下令张贴告示。告示上写明:“留从效勾结南汉余孽,假借民意叛乱,扣押朝廷官员,实为一己之私。凡归顺者,既往不咎,减免福建三年赋税;若助纣为虐,城破之日,严惩不贷。”
告示贴出后,漳州城内顿时人心浮动。不少百姓本就不愿叛乱,只是被留从效胁迫,如今见后周军承诺善待,纷纷动摇。有百姓悄悄出城,向石守信透露城内布防:“将军,留从效的亲信在城头督战,百姓被强征守城,大多心怀怨恨,只要将军攻城,城内定会有人内应。”
石守信闻言大喜,当即制定攻城计划:“夜间攻城,派一千精兵乔装百姓,混入城内,子时放火为号,内外夹击。”
当晚,月色昏暗,乔装后的后周士兵分批混入漳州城。子时一到,城内突然燃起大火,喊杀声四起。城头的清源军见状大乱,百姓们纷纷躲避,不少被强征的民夫放下武器,甚至反过来攻击清源军。石守信率领大军趁机攻城,连弩轰天雷齐发,城门很快被攻破。
漳州守将见大势已去,率残部突围,被石守信设伏擒获。进城后,石守信严令士兵不得烧杀抢掠,打开粮仓发放粮食,安抚百姓。漳州百姓见后周军秋毫无犯,还送来粮食,纷纷拍手称快,不少人主动报名,愿为后周军引路,攻打泉州。
消息传到泉州,留从效气得暴跳如雷。他没想到漳州如此不堪一击,更没想到百姓会倒戈相向。他连忙下令加固泉州城防,又派使者前往岭南,试图联络南汉残余势力求援,却不知南汉早已覆灭,使者刚出泉州便被后周军擒获。
“将军,留从效已被孤立,我们可乘胜进攻泉州!”副将建议道。
石守信却摇摇头:“泉州城防坚固,留从效困兽犹斗,强攻伤亡太大。我们可围而不攻,切断其粮道,再派人进城劝降,瓦解其军心。”
他当即下令,大军将泉州城团团围住,派水师封锁泉州港口,切断对外联系。同时,将漳州守将押至城下,让其喊话劝降。泉州城内的清源军见漳州已破,援军无望,军心渐渐涣散。
留从效深知形势危急,便想出一条毒计。他将扣押的三名后周官员押上城头,对着城外的石守信喊道:“石守信,若不撤兵,寡人便杀了这三名官员!”
石守信眉头一皱,心中暗忖:留从效已是穷途末路,竟敢用官员性命要挟。他高声回应:“留从效,你扣押朝廷官员,已是死罪。若敢伤他们一根汗毛,城破之日,寡人定将你碎尸万段!你若真心悔过,释放官员,献城归顺,寡人可向陛下求情,饶你性命。”
留从效冷笑一声:“休要花言巧语!要么撤兵,要么同归于尽!”他举起宝剑,作势要杀官员。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城内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数百名百姓手持棍棒,冲向城头,大喊道:“我们不愿再打仗!放了朝廷官员,开城投降!”原来,泉州百姓早已不堪忍受围城之苦,又见留从效如此残暴,终于爆发。
城头顿时大乱,清源军士兵既要阻拦百姓,又要防备城外,顾此失彼。三名后周官员趁机挣脱束缚,跳下城头,被城外士兵救下。留从效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下令关闭城门,镇压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