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母女在揽月轩对着那盘“扎心”的荔枝生闷气,林晚昭在小厨房用荔枝花样点心安抚了自己人,还顺带刷了一波府中好感。但王氏显然不会就此偃旗息鼓,那口被荔枝“堵”住的恶气,总要找个地方发泄出来。
没过两日,王氏便以“秋高气爽,姐妹小聚”为由,向顾昭之报备后,在揽月轩设了个小型的花厅茶会,邀请了几位平日与她走得近的京中官宦夫人,美其名曰让刚来京城的苏婉儿“见见世面”、“结交闺秀”。
茶会当日,揽月轩花厅布置得花团锦簇。王氏一身绛紫色富贵团花褙子,满头珠翠,端坐在主位,努力端着侯府“主母”的架子。苏婉儿则被打扮得如同画中仙子,一身烟霞色云锦衣裙,梳着精致的飞仙髻,簪着点翠步摇,低眉顺眼地坐在王氏下首,努力扮演着温婉娴静的闺秀。几位受邀的夫人带着自家女儿,言笑晏晏,场面倒也热闹。
品着香茗,吃着王氏特意从京城最有名的点心铺子“桂香斋”买来的精致糕点,夫人们的话题自然围绕着儿女、家事、京中趣闻展开。王氏见时机成熟,便轻轻拍了拍苏婉儿的手,脸上堆满“慈爱”的笑容,对众人道:
“诸位夫人见笑,我这女儿,自小在青州长大,性子腼腆,不似京中闺秀们见多识广。不过啊,她倒是在琴棋书画上下了些功夫,勉强能拿得出手。婉儿,今日诸位夫人和姐妹都在,不如你抚琴一曲,为大家助助兴?”
苏婉儿等的就是这一刻。她脸上适时地飞起两朵红云,起身对着众人盈盈一拜,声音娇柔:“婉儿献丑了,请夫人和姐妹们指点。” 说罢,在丫鬟的引导下,走到早已备好的焦尾古琴前,仪态万方地坐下。
纤纤玉指拨动琴弦,一曲《平沙落雁》悠然而起。琴声倒也清越流畅,苏婉儿指法娴熟,显然下过苦功。几位夫人微微颔首,低声夸赞:“王夫人好福气,令嫒秀外慧中。”“琴艺不俗,颇有大家风范。”
王氏听着众人的夸赞,脸上笑开了花,得意地瞥了一眼侍立在一旁伺候的丫鬟婆子们,那眼神仿佛在说:看,这才是我王家精心培养的女儿!岂是那些上不得台面的粗鄙之人可比?
一曲终了,花厅内响起捧场的掌声。苏婉儿起身行礼,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羞涩和矜持。
王氏趁热打铁,拉着苏婉儿的手,目光在厅内扫视了一圈,最后状似无意地落在了侍立在角落、负责添茶倒水的一个小丫鬟身上(实则是她安排的),故意提高了声音,带着几分刻意的“关切”问道:“咦?小林厨娘呢?她不是也在府中伺候吗?今日这等雅集,怎么不见她来?哦,瞧我这记性,她怕是在小厨房忙着吧?”
她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好奇和居高临下的“宽容”笑意,目光投向林晚昭所在的方向(其实林晚昭根本不在场),声音清晰地传遍花厅:
“说起来,小林厨娘在侯爷身边伺候,想必也是耳濡目染,见识不凡。今日难得诸位夫人雅兴,不如也请小林厨娘过来,看看她有何才艺,能为大家助助兴?也让咱们开开眼界?” 这话看似抬举,实则充满了恶意。一个厨娘,能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才艺?琴棋书画?女红针黹?让她来,就是存心让她在众位贵妇和闺秀面前出丑,狠狠踩她一脚,以报连日来的憋屈!
几位夫人闻言,脸上都露出些许错愕和玩味的神情。让一个厨娘在闺秀雅集上献艺?这安远侯府的姨太太,唱的是哪一出?不过,看热闹的心思谁没有?她们也乐得瞧瞧这侯府里的新鲜事。
苏婉儿更是低下头,掩去嘴角那抹得逞的冷笑。
被王氏点名的小丫鬟“恰到好处”地跑出去“请人”了。花厅内,气氛变得有些微妙,夫人们交换着眼神,静待好戏开场。
小厨房里,林晚昭正带着夏荷小桃研究用新收的桂花做糖渍桂花。听到小丫鬟气喘吁吁地传达王氏的“邀请”和“要求”,夏荷和小桃的脸都气白了。
“欺人太甚!”夏荷怒道,“她们就是存心要你在那些夫人小姐面前出丑!琴棋书画?我们整天围着灶台转,哪会那些!”
“就是!不去!就说忙,没空!”小桃也愤愤不平。
林晚昭洗净手上沾着的桂花,神色却异常平静,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去,为什么不去?人家搭好了戏台子请我唱戏,我若不去,岂不是辜负了王夫人的‘盛情’?”
“小林姐!你……”夏荷和小桃都急了。
“放心。”林晚昭安抚地拍拍她们,“她们想看我的笑话?那我就给她们看点不一样的‘才艺’!夏荷,小桃,带上咱们的家伙事!跟我去‘献艺’!”
当林晚昭带着夏荷和小桃,拎着一个盖着白布的食盒,大大方方地走进揽月轩花厅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只见她穿着一身干净利落的青色厨娘布裙,头发用同色布巾整齐地包着,脸上脂粉未施,却眉目清朗,眼神澄澈。面对满屋子绫罗绸缎、珠光宝气的贵妇闺秀,她既不卑微怯场,也无谄媚之色,落落大方地对着主位的王氏和诸位夫人行了个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