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族使者阿史那鲁带着他那被大宁精致膳食震慑得有些恍惚的肠胃和复杂难言的心情,灰溜溜地离开了朔风城。他带来的那些用以炫耀的、腥膻扑鼻的上好牛羊肉,则被顾昭之毫不客气地以“犒劳将士”的名义笑纳,成了朔风城军需库房里一笔意外的“横财”。
然而,这“横财”却让林晚昭有些犯了难。
这些蛮族带来的牛羊肉,品相确实比军中库存的风干羊肉要好上许多,肥瘦相间,新鲜度也尚可。但问题就在于——它们带着蛮族特有的、极其浓烈且原始的腥膻气!这气味,对于习惯了林晚昭用各种香料和手法精心处理过的食物的朔风城将士们来说,简直有些“难以忍受”。直接炖煮?那味道恐怕能熏跑半个军营的人。烤制?虽然能掩盖部分,但核心的膻味依旧顽固。
若是往常,林晚昭自有十八般武艺可以去腥增香,无论是用黄酒、姜葱猛焯,还是用香料长时间焖炖,总能将其驯服。可眼下,经过连番消耗,她手头的去腥法宝——黄酒早已告罄,姜葱这类调味品也所剩无几,连她视若珍宝的“万能复合酱”也需省着点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看着库房里堆积如山的“膻气炸弹”,张队正和几个伙头兵都愁眉苦脸。
“林师傅,这肉……味儿也太冲了!直接做,怕是兄弟们咽不下去啊!”李大哥捏着鼻子,瓮声瓮气地说。
“是啊,好东西是好东西,可这味儿……咋整?”张大哥也一脸为难。
林晚昭绕着那几大扇牛羊肉走了几圈,秀气的眉毛拧成了疙瘩。硬碰硬地去腥,眼下条件不允许。那……能不能换个思路?
她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了前世看过的某些高端素食料理,往往能用最普通的素食材,模仿出荤菜的口感和形态,追求一种“无肉则鲜,至味则清”的境界。蛮族饮食粗犷,推崇肉食,视素食为贫弱。我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就用最朴素、最清雅的素食材,做一席让他们意想不到的宴席?既解决了当前调味品匮乏的难题,又能从饮食理念上,再震他们一震!
当然,这“素宴”不是给自家将士吃的,将士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能量和油水。这宴席,是她为可能再次到来的、或者其他潜在的蛮族“客人”准备的。她要让他们知道,大宁的饮食文化,不止于荤腥的浓烈,更在于素雅的精深!
想到这里,林晚昭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她立刻去找顾昭之,禀明了她的想法。
“以素破膻?清雅震酋?”顾昭之听完她的构思,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兴味。他指尖轻敲桌面,沉吟片刻,颔首道:“倒是个新奇的法子。准了。你需要何物,让张队正配合你便是。”
得了顾昭之的首肯,林晚昭立刻行动起来。她不需要额外的珍稀食材,只动用了军中常见的窖藏萝卜、土豆、少量干菌菇,以及从冰湖捕来的、最后珍藏的几条品相最好的鱼。她要做的,是在极致的平凡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不凡。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昭几乎泡在了小厨房里,带着几个最得力的助手,开始了她的“素宴”研发。
第一道,依旧是汤品,但不再是浓稠的金汤,而是开水白菜。
这道菜看似简单至极,实则最考验功夫。林晚昭选用最普通的大白菜,只取中间最嫩的菜心。然后,用火腿骨、老母鸡、干贝、瘦肉等(动用了一点顾昭之的小厨房库存)反复吊制出一锅清澈见底、却凝聚了所有食材精华的顶级清汤。这汤要清澈如水,舀起一勺,却能品味到极致的鲜醇。焯好的白菜心放入清汤中,如同碧玉浮于清泉,形态优美,滋味更是将“平淡”升华到了“至鲜”的境界。
第二道,文思豆腐羹再次登场。
这道曾经让阿史那鲁目瞪口呆的刀工菜,林晚昭决定让它成为“素宴”的保留曲目。极致的精细,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震慑。
第三道,主菜:菌菇素烩。
她将各种干菌菇(香菇、木耳、榛蘑等)泡发后,与土豆、萝卜一同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不用荤油,只用少量素油,将菌菇的天然鲜香煸炒出来,然后加入简单的盐和少量自晒的蘑菇粉调味,慢火烩制。让菌菇特有的、类似肉感的醇厚鲜美,与土豆的软糯、萝卜的清甜完美融合。看似朴实无华,入口却层次丰富,鲜香满溢,丝毫不逊于荤菜。
第四道,造型菜:松鼠鱼。
这是唯一用到鱼的菜。她选取两条大小适中、肉质厚实的鱼,去骨留尾,在鱼肉上切出精巧的菱形花刀,深度及皮而不破。然后腌制、拍粉,下油锅炸制。火候是关键,要炸得外酥里嫩,鱼肉翻卷如毛,形似松鼠。最后,用她仅存的一点糖和醋,熬制一个酸甜适口的茄汁(用窖藏的最后几个番茄熬制,极其珍贵)浇上。成品色泽红亮,造型逼真,酸甜开胃,既展示了精湛的刀工和火候,其酸甜口味也与蛮族习惯的咸辣截然不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