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皇太子宇文宸的降生,如同给大永王朝注入了一股蓬勃的生机。三个月的光阴在精心呵护与万众期待中飞逝,转眼便到了小太子百日之期。按祖制,皇子百日需行“剃头礼”,并设宴庆贺,昭告天下,祈求康健。对于这位备受瞩目的嫡长子、一出生便被册封为太子的宇文宸,其百日宴的规格,更是被宇文渊拔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意在向天下彰显国本稳固、帝后情深、皇嗣昌隆。
皇宫盛装,万国来朝
百日宴定在太和殿及殿前广阔的广场举行。自清晨起,整个紫禁城便沉浸在一片喜庆忙碌之中。朱红宫墙被重新粉饰,琉璃瓦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各处宫门、殿宇皆悬挂着象征喜庆的明黄宫灯和彩绸,就连御道两旁的石兽也披上了红绸。太监宫女们身着崭新的宫装,步履匆匆,却井然有序地准备着宴席所需的一应物品。
太和殿内,金砖墁地,光可鉴人。蟠龙金柱巍然耸立,雕梁画栋,极尽奢华。御座之下,按照严格的品级序列,设下了数百张紫檀木案几,上面摆放着御窑特供的瓷器、金银器皿,琳琅满目。殿外广场上,更是搭起了连绵的彩棚,用以招待品级较低的官员和各国使节。
此次宴会,不仅皇室宗亲、文武百官悉数到场,更有周边藩属国、西域诸部乃至海外邦交的使团前来朝贺。一时间,太和殿前冠盖云集,各种语言的恭贺之声交织在一起,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真正是万国来朝,盛况空前。
吉时已到,钟鼓齐鸣,雅乐奏响。宇文渊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冕旒,威严天成,携皇后陈微儿缓缓步入太和殿。陈微儿产后恢复得极好,今日更是盛装出席,身着正红色凤穿牡丹百子缂丝祎衣,头戴九龙四凤冠,珠翠环绕,雍容华贵之中,更添几分为人母的温婉与光辉。她面色红润,气度沉静,与宇文渊并肩而行,接受百官与使臣的朝拜,母仪天下的风范令人心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子殿下千岁!”山呼海啸般的朝贺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礼毕,宇文渊从乳母手中,亲自抱过今日的主角——皇太子宇文宸。小家伙穿着特制的明黄色小龙袍,头戴小巧的赤金冠,白白胖胖,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不哭不闹,反而咧开没牙的小嘴,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憨态可掬,瞬间萌化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宇文渊抱着儿子,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骄傲与慈爱,他高高举起太子,向众人展示,朗声道:“此乃朕之嫡长子,大永皇太子宇文宸!今日百日之喜,与诸卿同乐!”
顿时,又是一片雷鸣般的恭贺与赞美之声。许多老臣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深感国本有继,江山永固。
紧接着,便是最重要的“剃头礼”。由礼部选定的、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全福”嬷嬷,用特制的金剪刀,为小太子剃去胎发。此举寓意祛除污秽,祈福健康长寿。整个过程庄严肃穆,宇文渊和陈微儿亲自在一旁观看,眼中充满了期盼。
剃下的胎发,被小心收集起来,一部分制成毛笔(寓意文采斐然),一部分装入绣囊随身佩戴(寓意平安健康)。仪式完成,预示着太子正式开启了人生新阶段。
剃头礼后,盛大的宴会正式开始。御膳房倾尽全力,准备了数百道珍馐美馔,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丝竹管弦,轻歌曼舞,觥筹交错,气氛热烈到了极点。宇文渊心情极佳,频频举杯,与臣工使节共饮。陈微儿亦举止得体,应对从容,与命妇女眷谈笑风生,其优雅智慧,再次赢得了无数赞誉。
然而,在这极致的繁华与喧嚣之下,敏锐之人仍能察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暗流。
静心苑的贤妃林氏,今日也依制出席。她身着符合太妃品级的礼服,坐在离主位稍远的席位上,脸上始终挂着得体而疏离的微笑,与几位太妃轻声交谈,偶尔也将目光投向被众人环绕的太子,那目光深处,却是一片冰冷的算计。她今日献上的贺礼,是一柄据说是前朝高僧开过光的玉质长命锁,做工精巧,寓意吉祥,看似用心,却无人知晓,那玉锁的缝隙之中,被她以秘法浸入了一种无色无味、长期佩戴会缓慢侵蚀婴幼儿元气的阴寒药物。
安国侯府的柳氏母女,也位列席中。柳氏看着风光无限的陈微儿和她怀中尊贵无比的太子,再想到自己女儿陈婉儿至今婚事无着,心中嫉恨如毒蛇啃噬,脸色勉强维持的笑容下,是扭曲的怨毒。陈婉儿更是低垂着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一些与贤妃或有牵连、或对帝后新政不满的官员,虽表面恭贺,眼神交换间,却偶尔流露出一丝阴鸷。
这些细微的波澜,在宏大的喜庆场面下,几乎被完全掩盖。但高坐主位的宇文渊和陈微儿,却心知肚明。宇文渊看似开怀,眼神扫过全场时,却锐利如鹰;陈微儿怀抱儿子,温言软语间,亦不忘用余光留意着某些人的动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