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之心联盟”建立起跨越重洋的战略协作,如同在迷雾笼罩的航道上点亮了一座灯塔,让林澈和曙光城在探寻真相与反抗命运的道路上,少了几分孤寂,多了几分底气。双方通过薇奥拉提供的“自然传讯”技术原理,结合曙光城的幽能网络,成功搭建起一条相对稳定、隐蔽的加密通讯渠道,定期交换着关于“沉沦者议会”动向及其他大陆的情报。
然而,无论是“自然之心”对生命本质的探究,还是曙光城对幽能与符文科技的深化,在面对那可能创造了这个“试验场”的高等文明时,都显得如此渺小。需要更强大的力量,需要足以打破平衡的“钥匙”,或者……一个能够在这场可能到来的终极风暴中,保存文明火种的“避难所”。
这个契机,悄然隐藏在墨文带领的团队对海渊文明数据库持续不懈的破解工作中。
自从获得那枚【文明数据库访问密匙】后,墨文和他麾下的学者们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其中浩如烟海信息的解读上。进展缓慢而艰难,海渊文明的知识体系与现有认知存在巨大鸿沟,许多内容如同天书。他们只能采取笨办法,从那些相对容易理解的、关于基础材料、常见生物和图谱类的记录入手,逐步构建理解框架,再尝试触碰更深奥的核心知识。
这一日,墨文团队正在尝试解析一批关于“超大型空间结构维护”的技术日志。这些日志大部分内容都晦涩难懂,充满了无法理解的公式和概念。然而,在破译一段关于“极端环境下的能量屏蔽场稳定性”的附录时,一名年轻的学者注意到了一个被多次引用的、非技术性的特殊词条。
这个词条在海渊文字中的直译,意为——“终末之舟”。
它并非出现在技术描述的主体部分,而是像注释或代号般,散落在一些关于“文明延续协议”、“高维灾难规避”、“绝对守护领域”等最高等级议题的周边记录中。似乎,这是一个在海渊文明内部也属于极高权限才能知晓的、带有某种象征意义的计划或实体。
“‘终末之舟’……”墨文得到汇报后,立刻调动所有资源,集中追踪与这个词条相关的所有信息碎片。他们如同考古学家般,在破碎的泥板上寻找着失落史诗的只言片语。
数日的奋战,结合之前破译的关于“大沉降”、“方舟协议”等内容,一段被尘封的、关乎海渊文明最终希望的隐秘,逐渐浮出水面。
信息依旧残缺,但指向性无比明确:
【……依据《火种最高保全条例》,当‘观测者’干预等级超越阈值,‘逆眸’计划判定失败时,启动最终预案‘终末之舟’。】
【……‘舟’非舟,乃‘种子’,乃‘契约’,乃‘超脱之基’。其位置锚定于‘规则交汇之眼’,‘数据奔流之源’。】
【……承载文明之精粹,隔绝内外之干涉。唯真正的‘觉醒者’与‘传承者’,方有资格寻获并开启……】
【……警告:寻‘舟’之路,即为直面‘园丁’之途。此为最终试炼,亦是唯一生机。坐标算法如下……(附:一段极其复杂的、涉及多维空间坐标与能量频率匹配的加密算法)】
“规则交汇之眼……数据奔流之源……”墨文反复咀嚼着这两个词,浑浊的眼睛越来越亮,“这描述……难道是指世界的‘边界’?或者说,是这个‘试验场’系统的……核心处理枢纽所在?”
而那个加密算法,经过初步分析,其计算基准并非任何已知的天体坐标,而是基于这个“试验场”本身的基础物理常数和能量背景辐射!它的指向,并非某一片具体的海洋或大陆,而是这个世界的……“尽头”!一个在常规物理层面可能无法抵达,必须通过特殊方式或理解世界底层规则才能触及的“区域”!
“方舟……神话中的诺亚方舟,承载希望渡过灭世洪水的舟船……”林澈在得到墨文的紧急汇报后,站在“北辰”的控制中心,凝视着那段被破译出的信息,心潮澎湃。
这绝非巧合!
海渊文明,这个同样窥见了真相并试图反抗的先行者,他们预见到了可能到来的、来自“园丁”的毁灭性干预(“观测者干预等级超越阈值”),因此倾尽文明之力,打造了一个最终的避难所、一个文明的“种子库”、一个或许蕴含着他们最核心技术与知识的“超脱之基”!
这,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可能改变一切格局的终极武器,或者说……终极希望!
它不是一件用来毁灭的兵器,而是一个用来“保存”和“延续”的火种。这恰恰符合林澈内心深处,不仅要反抗,更要为族人、为文明寻一条出路的终极目标!
“城主,这算法极其复杂,以我们目前的计算能力,想要完全解析并定位,需要时间,而且……可能需要消耗海量的能量,甚至……可能会引发强烈的能量波动,被……”墨文的声音带着激动与担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