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流转,不觉间已是一个月过去。
对于天玄宗外门杂院的数千名新晋弟子而言,这一个月的生活是充实而又艰苦的。
从最基础的道法理论,到锤炼筋骨的武道修行,再到辨识草药的丹学入门,杂院的课程包罗万象。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与训练,让许多人叫苦不迭,却也让他们迅速褪去了身上的稚气与浮躁,开始真正融入修行的氛围之中。
传道堂内,莫教习的声音依旧温和而富有韵律。
周云只是静静地听着,双目微闭,仿佛在假寐。
然而在他的感知世界中,一副远比莫教习身后玉璧上所绘更加精细、更加立体的人体模型,正在缓缓构建。
“周云。”
莫教习的声音突然响起,将他从深层次的感悟中唤醒。
“你来回答一下,‘磐石炼体法’与‘流水锻身功’,在炼皮阶段有何异同?”
这是一个颇有深度的问题,需要对两门不同的基础功法都有深刻的理解。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周云身上,李昊更是为他捏了一把汗。
周云站起身,略作思索,平静地回答道:“回教习。二者皆为淬炼表皮之法,但理念迥异。磐石炼体法,求的是‘密’与‘固’,其行气法门重在收缩,将气血之力压缩于皮层,使其结构致密,如岩石般坚不可摧,擅于硬抗。而流水锻身功,求的是‘韧’与‘卸’,其行气法门重在流转,引气血如水流般冲刷皮层,使其富有弹性,如水波般化解外力,擅于卸力。”
周云顿了顿,补充道:“若以房屋为喻,磐石法是加厚墙壁,流水功则是为墙壁增加柔性龙骨。前者坚固,后者抗震。并无绝对高下,只看修行者自身所需。”
此言一出,满堂皆静。
莫远教习眼光一亮。他问的是异同,周云不仅答了出来,更是一语道破了两门功法的核心本质,甚至还举一反三,点出了其适用方向。
“好,好!说得好!”莫远忍不住抚掌赞叹,“坐下吧。你对根基的理解,远超我的预估。”
午后,演武场。
烈日当空,数千名弟子正在一位身材魁梧如铁塔般的武道教习的喝令下,练习着一门名为“开山拳”的基础拳法。这位教习来自武殿,性格火爆,不讲太多理论,只重实践。
“没吃饭吗!出拳要快!要狠!把你们吃奶的力气都给我使出来!”
“马步都给我扎稳了!下盘不稳,打出来的拳都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李昊打得最为卖力,每一拳都呼呼生风,气势十足,但仔细一看,便会发现他发力过猛,导致下盘虚浮,破绽百出。
陈峰的招式则是一板一眼,如同尺子量过一般标准,却少了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显得有些僵硬。
苏月则另辟蹊径,她力气不大,便将重点放在了招式的连贯与灵动上,辗转腾挪间,倒也自有一番韵味。
周云站在队伍的角落里,他的动作看起来是所有人中最“慢”的。
他没有去模仿教习那刚猛无俦的姿态。他的每一招每一步,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
出拳时,他的脚尖、膝盖、腰胯、肩膀、手肘,都以一种微妙的角度进行联动。
一股力道正从他的脚底生出,沿着脑海中构建出的、最优化的“力传导路径”,层层传递叠加,最终毫无损耗地汇聚于拳锋之上。
渐渐地,他的动作越来越流畅。原本显得有些缓慢的“开山拳”,开始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韵味。
那是一种厚重、沉稳,仿佛与脚下的大地连为一体的感觉。他的拳头明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却让旁边几个正在观察他的弟子,感到了一股莫名的心悸。
那位武殿的教习原本正在呵斥其他弟子,不经意间,目光扫过了周云。
他先是眉头一皱,觉得这小子的动作软绵绵的,毫无气势。正要开口呵斥,可多看了两眼,他脸上的不耐烦便渐渐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凝重。
“完美级?!”
作为武殿的资深教习,他的眼光何等毒辣。他看出周云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与他自身,与他脚下的地面,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没有一丝一毫多余的晃动,没有一丝一毫力量的浪费。
教习心中不由感慨:“一个刚入门一个月的娃娃,居然已经触碰到了拳法的意境?不愧是绝世天骄。”
傍晚时分,结束了一天的修行,大部分弟子都已是精疲力尽,匆匆赶回弟子宿舍休息。
周云却并未回去,而是转道去了“百草园”。
百草园是杂院弟子学习丹道基础的地方,里面种植着上千种常见的灵草灵药。
一位须发皆白,看起来颇为和蔼的丹殿炼丹师,正带着十几个对丹道有兴趣的弟子,讲解着草药的药性。
“此为‘凝血草’,叶有九齿,触之发热,性温,主止血生肌,是炼制‘生肌丹’的主药之一……”
周云没有上前打扰,只是站在外围静静地听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