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灭溟渊,万古如夜。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刻度,唯有永恒的死寂与冰冷。林凡盘坐于渡厄冥舟的白骨殿堂内,周身气息近乎彻底消失,与脚下这艘同样收敛了所有波动的骨舟,一同化作了深渊底部一块真正的“顽石”。
“万载龟息”之术,不愧为那溟渊龙鳌赖以存世万载的顶级保命法门。
此法并非简单的敛息,而是涉及生命层次的自我欺骗与沉眠。它将修行者的生命波动、能量辐射、乃至自身与外界天地法则的交互,都降至一个近乎于“无”的临界点。如同将一块烧红的烙铁,急速冷却至与周围环境完全一致的冰冷状态,难以察觉。
林凡初得此法,虽有混沌源气辅助领悟核心精髓,但真正施展起来,依旧感到晦涩艰难。这牵涉到对自身精气神极度精妙的掌控,以及对“静”之法则的深刻理解。
他摒弃所有杂念,心神沉入丹田混沌金丹,引动《太初混沌经》那包容、内敛的道韵,结合“万载龟息”的法门,开始一点点地调整自身的状态。
呼吸,首先停止。并非憋气,而是转入更深层次的“胎息”,周身毛孔闭合,自成循环,不与外界交换丝毫气息。
心跳,变得缓慢到极致,一刻钟或许才微微搏动一次,泵出的血液也失去了炽热的温度,变得冰凉,如同沉寂的暗流。
神魂波动,如同被冻结的湖面,不起丝毫涟漪,所有念头沉入识海深处,被星图与龙魄源血的力量悄然掩盖。
就连他体内那依旧有些混乱、但已被初步引导归拢的能量,也在“万载龟息”的影响下,变得异常“温顺”,如同被冰封的河流,只在经脉与丹田内缓慢地、近乎凝固地流淌,进行着最基础的修复与滋养。
这个过程极其消耗心神,对意志力是巨大的考验。稍有不慎,就可能从这种深层次龟息状态中脱离,或者……彻底沉沦,再也无法苏醒。
但林凡的心志,早已在无数次生死边缘磨砺得坚如磐石。他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工匠,一点点雕琢着自身的状态,将其推向那“万载龟息”所描述的完美沉寂之境。
一天,两天……
不知过去了多久,林凡周身最后一丝微不可查的能量波动也彻底内敛。他坐在那里,皮肤失去了光泽,变得如同蒙尘的古玉,眼神闭合,连胸膛都看不到丝毫起伏。若非还有一丝极其微弱的生命本源在混沌金丹的守护下顽强闪烁,他与一具坐化的尸骸几乎别无二致。
成功了!
初步踏入了“万载龟息”的门槛!
在这种状态下,他对能量的消耗降至最低,伤势的恢复速度虽然看似变慢,实则更为彻底,根基在沉寂中被打磨得更加夯实。更重要的是,隐匿效果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林凡有信心,即便是化海境修士以神念仔细扫描,若不特别留意,也极难发现他与冥舟的存在。
安全,暂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他维持着这种玄妙的龟息状态,一边滋养伤体,巩固真元中期境界,一边将大部分心神,沉浸在对新获得的两大天赋神通,以及《太初混沌经》真元中期篇的深入参悟中。
“溟渊镇压”与“万载龟息”截然不同,后者主“静”,前者主“动”,乃是一种对周遭环境,尤其是水域与大地之力的绝对掌控与压迫。
其核心,在于引动自身力量(无论是妖力、真元还是其他能量),与一定范围内的水、土法则产生深度共鸣,形成一个独特的“镇压领域”。在此领域内,施法者如同主宰,可极大增强自身攻势,削弱敌人实力,甚至直接调动环境力量进行碾压。
那溟渊龙鳌凭借此术,在寂灭溟渊这等环境中,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林凡尝试以自身混沌寂灭真元模拟这种共鸣。起初颇为生涩,混沌之力品质太高,反而有些难以与相对“基础”的水土法则完美契合。但他很快调整思路,不再追求形似,而是抓住其“掌控”与“压迫”的神意,以混沌包容万物、寂灭终结一切的意蕴为核心,进行重构。
渐渐地,在他身体周围,一缕缕灰蒙蒙的气流开始萦绕,这些气流并不张扬,却带着一种沉重的压力,使得冥舟内部本就凝滞的空气,变得更加粘稠,光线似乎都微微扭曲。这是独属于他的,带着混沌寂灭特性的“伪·溟渊镇压”领域雏形!虽然范围极小,仅能笼罩自身,且效果远不及龙鳌施展,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随着他修为提升和对神通理解的加深,此术潜力无限。
与此同时,《太初混沌经》真元中期篇的奥义,也在混沌源气的辅助下,被他迅速消化吸收。
功法运转路线更加复杂玄奥,对混沌真元的提炼效率提升数倍,并且开始涉及对更深层次“混沌道纹”的凝练与运用。他的混沌金丹愈发凝实,旋转速度恒定,吞吐的真元质量稳步提升,原本因强行突破和能量冲突留下的诸多暗伤,被一丝丝精纯的混沌气流滋养、修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