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星古碑。
仅仅是一个名字,便透着无尽的沧桑与厚重。当林凡迈入那扇标识着古老石碑图案的星光之门时,想象中的碑林景象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绝对的虚无与寂静。
这里没有光,没有声音,没有上下左右的方向概念,仿佛置身于宇宙诞生之前的“无”之领域。唯有脚下一条由黯淡星辰铺就的、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径,蜿蜒着通向虚无深处,指引着唯一的方向。
行走在这条星辰小径上,林凡感到自身的所有感知都被极度压制,连体内“道初星璇”的运转都变得缓慢了几分。一种无形的、源自万古之前的威压,弥漫在这片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他收敛心神,谨守灵台清明,沿着小径默默前行。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那永恒的虚无中,终于出现了一点不同。
那是一座碑。
一座巨大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石碑,静静地悬浮在虚无的核心。它并非由任何已知的材质雕琢,通体呈现出一种混沌未分的青灰色,表面粗糙,布满着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仿佛承载了无数纪元的重量。石碑之上,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或复杂的符文,只有一道道深浅不一、纵横交错的刻痕,这些刻痕看似杂乱无章,却又隐隐蕴含着某种直指大道本源的韵律。
仅仅是望见这座古碑,林凡就感到神魂剧震,识海中的星图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体内的混沌源核与寂灭之核也产生了微妙的共鸣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这座碑,仿佛与它们源自同一层次,甚至……更加古老!
星辰小径的尽头,连接着古碑底部一个微小的平台。平台之上,空无一物,只有面对古碑的方位,有一个模糊的、由光影构成的蒲团。
林凡走到平台边缘,对着那巍峨如山的古碑深深一礼,然后在那光影蒲团上盘膝坐下。
当他坐定的刹那——
嗡!
整座巡星古碑,那无数看似杂乱的刻痕,骤然亮起!并非耀眼的光芒,而是一种内敛的、如同呼吸般明灭的混沌色光辉!
刹那间,林凡感觉自己的意识被一股无可抗拒的伟力拉扯,脱离了肉身,投入了那无数亮起的刻痕之中!
天旋地转,时空变换。
等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一片光怪陆离、景象飞速流转的通道之中。无数破碎的画面、断续的信息流、古老沧桑的意念,如同决堤的洪水,疯狂地涌入他的感知。
他“看”到了——
无尽的混沌虚空之中,一口模糊的、由混沌晶石构筑的棺椁,被九条属性各异、庞大到难以想象的龙影牵引着,沉默地航行,跨越了无数破碎的星河与寂灭的宇宙尘埃。一股跨越万古的悲怆与召唤之意,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沉重!
他“看”到了——
一片辉煌到极致的上古星空,无数强大的巡星者驾驭着星辰之舟,巡视诸天,播撒文明火种。他们建立星宫,定鼎秩序,与万族共存。那是星宫最鼎盛的时代。
他“看”到了——
毫无征兆地,星空的最深处,裂开了一道无法形容的“伤口”,无尽的“归墟寂灭”之力如同黑色的潮水般涌出,所过之处,星辰熄灭,法则崩坏,万物凋零。巡星者们前仆后继,以星辰为阵,以生命为祭,试图阻挡那湮灭一切的浪潮,却如同螳臂当车,纷纷陨落。那是纪元之劫,是文明的挽歌。
他“看”到了——
残存的巡星者与一些同样古老的种族(其中便有守墓人的先祖)联手,建造了“彼岸之舟”,分为“生舟”承载希望火种,“死舟”(渡厄冥舟)承载寂灭之核,意图驶向传说中的“生界彼岸”,保留文明种子,并尝试封印或引导寂灭之力。星宫也在那场劫难中遭受重创,遁入深层空间,与世隔绝。
他“看”到了——
关于“混沌源核”的零星信息。它并非此纪元之物,其来历可能与那口航行于虚无的“混沌棺椁”密切相关,是某种更高层面的“钥匙”或“坐标”的碎片。它蕴含着超越纪元的力量,但也带来了超越纪元的因果与……诅咒!历代持有者,无一善终,皆在力量中迷失,或被因果反噬,最终归于虚无。星宫曾对此有过研究,但忌惮其因果,未敢深入。
他还“看”到了许多关于星辰运转、大道法则、各种古老血脉与体质的奥秘碎片,以及一些关于“幽冥归来”仪式的模糊警示——那并非简单的回归,其背后似乎牵扯到某些试图利用甚至掌控“归墟”力量的疯狂存在,其目的可能是为了终结,也可能是为了……取代!
信息量庞大到足以撑爆任何真元境修士的神魂!
林凡只觉得自己的意识如同怒海中的孤舟,随时可能被这浩瀚的秘辛洪流撕碎。他拼命固守着一丝清明,运转“道初星璇”,调动混沌寂灭真元护住神魂核心,同时,识海中的星图也散发出稳固的辉光,帮助他梳理、锚定这些涌入的信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