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赵武派人将苏承业遇袭的消息,快马送往京城。
三日后,消息传到了皇宫。李威正在养心殿与林晚晴、李贤德商议朝政,听到侍卫的禀报后,猛地一拍龙案,怒火中烧:“岂有此理!暗阁余孽竟敢如此猖獗,光天化日之下劫杀朝廷流放犯人,这是公然挑衅朕的权威!是可忍,孰不可忍!”
林晚晴的脸色也十分凝重,她看着李威,沉声道:“陛下,暗阁余孽屡教不改,此次劫杀苏承业,显然是想警告贤德和凝芝,同时也是在向朝廷示威。若是再不彻底肃清他们,恐怕会引发更大的祸端,动摇民心。”
李贤德站起身,躬身道:“陛下,太后娘娘,暗阁余孽一日不除,朝廷就一日不得安宁,百姓也一日不得安稳。臣恳请陛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开启清理暗阁之风,务必将暗阁余孽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李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看着殿内的文武百官,声音威严:“传朕旨意!即日起,全国范围内开启清理暗阁之风,各州府官员务必全力配合,严查暗阁余孽的据点;禁军和大理寺联合行动,凡抓获暗阁余党,一律严加审讯,深挖其同党;若有官员敢包庇暗阁余孽,或消极怠工,一律以通敌叛国罪论处,诛九族!”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齐声应下,声音震耳欲聋。
旨意很快传遍全国,一场大规模的清理暗阁行动,再次拉开了序幕。
李贤德主动请缨,前往暗阁余孽活动最频繁的江南地区,主持清理工作。他带着一队禁军,从苏州府出发,逐一排查各州府的可疑据点。每到一处,他都会亲自询问百姓,了解暗阁余孽的动向,同时张贴告示,鼓励百姓举报暗阁余党,凡举报属实者,给予重金奖励。
在百姓的积极配合下,李贤德很快就查到了几处暗阁的潜伏据点。在常州府的一处废弃寺庙里,他带领禁军,抓获了二十多名暗阁余党,缴获了大量的兵器和密信。密信中详细记录了暗阁余党的行动计划,包括如何联络潜伏在朝中的官员,如何煽动百姓闹事,如何伺机刺杀朝廷命官等。
李贤德看着密信,脸色愈发凝重——他没想到,暗阁余党竟还潜伏着如此多的势力,甚至在朝中还有内应。他立刻将密信快马送往京城,禀报给李威和林晚晴。
京城内,李威和林晚晴看到密信后,心中也十分震惊。林晚晴皱着眉,对李威说:“陛下,看来暗阁余党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狡猾,他们在朝中安插内应,就是为了随时掌握朝廷的动向,伺机作乱。我们必须尽快找出朝中的内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威点了点头,下令:“命顾云舟负责彻查朝中官员,尤其是那些曾与李昭有过往来,或对朝廷心怀不满的官员,务必找出暗阁的内应,一网打尽!”
顾云舟接到命令后,立刻展开了调查。他仔细查阅了官员的档案,询问了相关人员,很快就锁定了几个可疑的官员,其中包括户部侍郎王大人和兵部郎中刘大人。
顾云舟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暗中派人监视他们的动向。几日后,他发现王大人和刘大人经常在深夜秘密会面,还与城外的暗阁余党有书信往来。顾云舟立刻带人,将王大人和刘大人抓获,并从他们的家中搜出了与暗阁余党往来的密信。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王大人和刘大人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暗阁的内应,他们曾受过李昭的恩惠,所以在李昭死后,选择继续为暗阁效力,伺机推翻李威的统治。
李威得知消息后,怒不可遏,下令将王大人和刘大人押入天牢,择日处斩。同时,他还下令,对朝中所有官员进行重新审查,确保不再有暗阁的内应潜伏。
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清理暗阁的行动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短短一个月内,全国就抓获了数百名暗阁余党,捣毁了数十处潜伏据点,收缴了大量的兵器和物资。暗阁的残余势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也无力掀起大规模的动乱。
刀疤七在黑风口劫杀失败后,一直躲在江南的一处深山里,不敢出来。他得知暗阁的据点被一一捣毁,朝中的内应也被抓获,知道大势已去,想要带着残余的手下逃往国外。可他刚走到边境,就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禁军抓获。
刀疤七被押回京城后,李威亲自下令,将他处以凌迟之刑,以儆效尤。在刑场上,刀疤七看着围观的百姓,依旧嘴硬:“李威!林晚晴!李贤德!你们别得意!暗阁的火种还没有熄灭,总有一天,我们会卷土重来,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百姓们听后,纷纷对他唾骂不已:“逆贼!还敢嘴硬!你们暗阁害了多少百姓,今天就是你们的报应!”
刀疤七在百姓的唾骂声中,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随着刀疤七的伏法,这场全国范围内的清理暗阁行动,终于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朝廷下令,将所有抓获的暗阁余党,根据其罪行的轻重,分别处以死刑、流放、监禁等刑罚,彻底肃清了暗阁的残余势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