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
夏宗泽也收到了太子回城的确定时间,早就着手安排迎接自己大哥回来。
正在道观中的宁王听说长子回来,高兴的连胡子都翘起来,“子诚真的要回来了?”
“回,王上,是。”
宁王仰头大笑,“大周朝终于结束了。”
内侍大总管不解问道:“王上,大周朝皇室早就散了,早就不存在了,结不结束又有何关系?”
宁王说道,“你不懂,不管大周朝皇室存不存室,但一直没有人能统一天下,就没有那个小国能称皇,现在我大宁国终于统一天下了,终于可以启用皇字了。”
“圣上……”大总管觉得此刻宁王头脑清楚,思维清晰,一点也不像平时迷迷乎乎的王上,难道他其实坐等天下一统?
可是……难道他就这样确定,这天下是他两个嫡子所夺?可是这如散养般长大的嫡子,他又是从那里看出,他们有如此作为的,难道……他其实真的得道了?
大总管感觉自己浑身寒毛直竖。
清风陪着师傅逛了阳城周围所有的风景名胜之地,只要遇到道观,就会进去小坐一天,然后再出发到下一站。
走在路上,有行人纷纷议论,“你们听说了没有,太子殿下搬师回朝了。”
“不知道的,你听谁说的?”
“我有亲戚在前面一百里地之外,太子殿下的兵在那里驻扎过。”
“原来如此,那看来是真的。”
“听人说,平国被太子打下了。”
“真的,这么说天下太平了?”
“嗯,”
“太好了,天下太平后,我要到南方做生意,听说南方的生意好做的很。”
“真的嘛,兄台,我也很感兴趣,能不能对说说……”
“……”
山真道人和清风找了个路边茶寮坐了下来,要了两杯白开水。
清风问道:“店家,有干粮卖吗?”
“有,你要多少?”
“按五十钱铜子拿。”
“好咧,小道长,你请稍等。”
店家去买干粮,清风问道:“师傅,你等的人是他吗?”指刚才大家说的太子。
山真道人摇头。
“那是谁?”清风感到非常不解。
山真道人眯眯一笑,“不可说,不可说……”
清风盯着山真道人看了又看,问道:“师傅,既然不是等他,你来阳城做什么?”
山真道人就是不开口,淡然的喝着茶水。
清风感到奇怪极了。
正说着,不远处,仿佛有万马奔腾而来,扬起阵阵烟尘,惹得行人、官道边的村人们都驻足观看。
没过一会,蔚为壮观的长长队伍出现在众人眼中,众星拱月中,一辆黑色马车停了下来。
停下之后,穿甲戴盔的侍卫连忙去揭帘,一个年轻的贵族公子出现在众人眼中,那是一个极美的男子,长眉若柳,鼻梁高挺,身如芝兰玉树,临风清潇,一身玄色锦袍,腰间一根金色腰带,脚上一双黑色靴子,温文尔雅,却散发出令人生畏的王者气息。
清风不知觉的朝师傅看过去,可是师傅目光却落在贵公子身上。
仿佛习惯了众生膜拜的目光,年轻贵公子旁若无人,径直朝小茶寮而来。
开道的武将,威风凛凛,刀未出鞘,但扬在手里,“贵人在此,让道、让道……”
清风从小凳上站起来,转到师傅身边,茶寮里的人见开道的人这样提醒了,连忙起身行礼回避,整个茶寮除了店家就余山真道人未动了。
普通的官道,偏僻的小村子,若不是五月繁花绿树,不可畏不荒凉,漫漫村野里,突然行来如清风朗月般的贵公子,真像一幅雅致到极至的水墨画。
所有人都行礼回避,只有一须白老道没有,宁太子也不动声色,微微一笑,坐到了上位。
像他这样的人,到哪里当然都是上座,勿庸置疑。
见老道没有开口的意思,宁太子接过侍从端的茶水轻嗓一口后,主动开口了,“不知道长可是从太平寨而来?”
山真道人白眉高抬,“夏子韬告诉你了?”
“是,他写信时告诉我了。”
山真道人爽朗一笑,抬手道:“久仰宁太子盛名,今天一见,果然非同凡响。”
“多谢道长赞言,当不得,谬赞了。”
山真道人笑笑,“太子殿下一身清风朗月,倒一点也不像长途跋涉之人,真让老道感慨。”
宁太子淡然一笑,“道长这是……”
“听闻这周围景致不错,随意逛逛。”
“我要进城,道长要一起进吗?”夏宗泽邀请道。
山真道人摇摇头,“多谢太子殿下美意,老道还有些景点没有看完。”
“原来是这样!”宁太子微笑道,“那就不打扰道长游兴了。”
山真道人拱手道:“多谢殿下体谅。”
说完话后,两人沉默一下来,一时之间,整个茶寮寂静无声,只听得茶寮草棚子周围树上蝉鸣、鸟叫,一派幽然风光。
山真道人随口叹道:“这大道外的农田,小麦似乎要收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