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热闹的掌声中,赵天一结束了自己的讲话。二十八岁的冯如已经快步走到他的跟前,伸出两只大手紧紧握住赵天一的双手,“少督,谢谢你的一番讲话,让我从自我满足中走了出来,原来自己的眼界是那么的狭隘和短小,以为制造出了‘中华一号’就是世界第一了。现在看来,我们的路还很长,还很艰难;你放心,这款新双翼飞机的七百马力发动机,我们一定在三年半、不,两年之内研究出来。然后再全心去研究新的发动机,早日将属于我们的单翼飞机制造出来。唉!我以前还是小看你了,自以为在美国和你认识那么久,对你很熟悉了。少督,以后我也和大家一样叫你少督,我真的很激动,相信那几个年轻人比我还激动”。
听了冯如的话,赵天一拿眼一瞄后面的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璧如和八九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指着其中一个戴眼镜的青年说到:“李如海,你们几个到飞机研究所已经有几个月了,有没有从冯工他们几个人身上学到些什么?这几个人,可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老专家,你们要多向他们请教。学校里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只有把他们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才是活的”。听了赵天一的话,那位叫李如海的学生更加激动了;他是大同人,一九〇七年被赵家选派去了德国学习机械制造。和他一起去的还有另外六人,前几个月刚刚学成归来,他就被分到了飞机研究所;其他几人有的进入了郑好的手下,有的去了其它兵工厂。刚才听了赵家少爷一番话也是很激动,现在看到少爷直呼己名,显然少爷还记得他,让他更激动;随即拼命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赵天一的话。他身边另外七八名从美国、德国等回来的学生也是一起点头,他们出去留洋读书,可都是老赵家出的钱。现在风风光光的回来了,不但工作有着落,每个月还能领到几块大洋;要知道,现在这年头,一块大洋可以让一个三口之家用上一个月。人,知恩是要图报的,特别是中国人。
喜欢风起北方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风起北方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