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史学家常常会说,是海州合约签订的这一天。
一方面,萨尔贡没有在这次合约中攫取任何海外领土,维护了自己表面上“公正的裁决者”形象,同时自己留下了干涉其他战争的借口,因为自己的仲裁“很有效的帮助解决了战争”。
但另一方面,萨尔贡攫取了大量的海外特权,同时用强迫性的手段压制了两国,实际上将海州从炎国手中剥夺了,也让伦比亚发起的远东侵略血本无归。
包括后来遭到干涉放弃海外权益的瓦伊凡王国,三国均对萨尔贡的“远东仲裁”恨之入骨,这导致了伦比亚人开始大量抵制萨尔贡产品,打砸南陆汽车。
——无耻败类!
——我们抵制!
总之,1095公约的影响深远...导致了后续泰拉世界的许多矛盾冲突,这是后话了。
魏钰作为这次战争中的统帅,被史学家称为【东方菲莉达】,后世很喜欢将海州战争与第四次十字军战争相互比较,因为两场战争都是旧制度体系下,对战源导体系的情况。
魏钰和菲莉达也分别引领东西方抵抗住了伦比亚、萨尔贡两个源导化大国的全面攻击,为本地区的发展土壤留下了宝贵的空间,作为最着名的东西两大统帅被记入了历史。
尽管后世依旧吵的头破血流,中陆学者普遍认为菲莉达强于魏钰,因为萨尔贡的全面进攻,很明显比伦比亚对炎国的进攻强度要高。
但炎国史学家每每此时都会耸一耸肩,不可置否的表示:“伦比亚当时的战力体系已经完备,而且源导战术已经发挥完全。”
“所以伦比亚战力实际上强于十字军时期的萨尔贡,魏钰比菲莉达强。”
总之,辩论两人孰强孰弱成为了后世的一大乐子,两人精妙的步兵战术,与武器强度远远超过己方的军队鏖战,让他们成为了后世军迷的偶像。
可惜的是,菲莉达早早就去世了,没有机会与魏钰较量一番,让后世许多人大失所望,他们只能不断脑补两个顶尖统帅在同一时代对阵将会是怎样一副场面...
......
......
海中城中,炎国的旗帜正在被降下,从今天起,这里就“不完全”属于大炎了。
伦比亚和萨尔贡的总督相继进入城市,炎国总督相比之下灰溜溜的跟在他们身后,好像一个侍从一样抬不起头。
几个炎国劳工被伦比亚人雇佣,拆除放置在原总督府里的丰碑。
“哎哎,那群西洋人叽里呱啦的真烦人,这是谁啊!”一个劳工嬉皮笑脸的指着灰色的塑像七嘴八舌。
另一个工友讥笑几声:“嗨!这你还不知道,一看就没读过书,这可是我们的太祖武皇帝啊!是刘严节度使特别修的。”
说完他还拘了几礼:“太祖爷爷莫怪呦~这也是西洋人的意思不是?要怪就怪上面的没能耐吧!”
“武皇帝?”那劳工眨了眨眼,突然被工友嘲笑没文化让他一阵恼怒。
“呸!西洋老爷都骑在头上了,我还管他是谁!”
他一用力,绳索将高大肃穆的弘基丰碑推倒,那上面“五功五德”的字迹也被摔得粉碎,成为了一摊微不足道的尘埃。
旁边的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吏看到了这一幕,他突然大哭着跑开了。
“哈哈哈!”那劳工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找回了面子,放肆的笑了起来。
天阳依然从东方升起,对于海州又是平静的一天。
只不过,有些东西永远变了而已。
喜欢明日方舟之诸神黄昏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明日方舟之诸神黄昏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