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有很多的事情,都属于那种,你本身不喜欢,但你不得不做出选择,公羊春秋的逻辑,陈曦并不是很喜欢,但长远来讲,陈曦只能选择这个,同样结果正义陈曦也不喜欢,但满宠尚在,这个起码能兜底。
“有些事情,站的层面,以及站的立场不一样,得出来的结论会有很大的差距,而我现在站的层面要说确实是很高了,但立场的话,我见证了汉帝国如何衰败,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旧站在曾经的立场上,万民终归是为了求活。”刘备带着几分认真看着陈曦说道。
在这件事上,刘备其实也不太认同皇甫嵩,但还是那句话,你连皇甫嵩都打不过,你造反又能如何?
也只是死地求活罢了!
不管是什么庙里面都有冤死的鬼的,可这庙里面的恶神你掀翻不了,那你就只能选择求同存异,硬冲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皇甫嵩的存在,在某种角度讲,就是大汉朝这个大庙之中的恶神。
“也是,在这一方面,我也持有着相同的观点。”陈曦点了点头。
好吧,陈曦在这一方方面的立场和刘备其实有很大的差别,他并不完全站在百姓的立场上,陈曦选择公羊春秋、选择结果正义,只是因为这样能获取到更多百姓的支持,能让天下更为安稳,进而实现更大的繁荣,但这世间之事,很多时候,是论迹不论心的。
故而陈曦说自己站在万民的立场上,倒也是完全正确的。
“唉,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明明已经看到了错误的痕迹,但却不能去主动变更。”刘备看着陈曦带着几分失落。
“因为有些玩意儿其实靠着这种错误在运行的。”陈曦心平气和的说道,“毕竟有些事情实属是想法是坏的,但现实的社会大环境将这件事逼成了好事,比方说现在在北疆发生的事情。”
刘备闻言颇为无语的看着陈曦,北疆那件事也能算是想法是坏的吗?
陈曦笑了笑,没说什么,北疆在草原上修栅栏这件事真要说其实是坏事,最起码从现实角度讲,确实是坏事,好吧,是陈曦借鉴的未来对象其实是坏事,但做成了之后,对于国家,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其实是好事。
这玩意儿在后世也发生过,但从根子上讲,当时干这件事的人,并没有安着什么好心,但社会大环境让抱着坏心思的人,干了一件好事。
这种在草原修栅栏的行为,最后让牧民彻底完成了圈地,有了自家牧场和公共牧场的概念。
要知道在曾经所有的牧场都是公共牧场,没有什么自家的牧场,所以拥有很多牛羊的牧民会自然而然的侵占,好吧,这都算不上侵占了,算是牛羊的自然流动,然后吃着吃着,就自然开始了兼并。
游牧本身就是这样的存在,更何况在别说是游牧了,就算是农耕文明,在封建时代其土地也会朝着地主的方向流动。
北方草原形成大型游牧的过程,也是这样的逻辑,公共的牧场会自然而然的归属于牛羊最多的势力,然后自然而然的形成大型的部落,之后发生的事情就跟中原世家搞的事情一样。
我都这么强大了,自然要吸收周边,自然要构建私兵,自然要对抗中央,同理,北疆的胡人形成强大的部族之后,自然也会朝着外部扩张,开始朝周边侵略,然后就形成了新的胡人集团。
这也是古代北方胡人没有办法剿灭的原因,你好不容易将对方杀光了,就会有新的部落迁徙过来吃这片牧场,然后再次崛起和你打。
同样,这也是古代北疆没办法设立郡县的原因,说白了不就是去往那里的官僚其实没办法管理本地人,本地牧民出事了会自然而然的找当地的牛马最多,实力最强的那位进行处理。
就跟大多数中原百姓出了问题,会找本地乡老进行调解,而不是闹到县衙对峙公堂。
造成这种行为的,一方面是这些势力天然需要把控底层的司法和道德解释权,另一方面也在于隐性的人身束缚问题上。
可北疆这边修篱笆将牧场围起来之后,对于底层牧民而言,就有了私产,不,准确的说是恒产这个概念。
所谓是有恒产者,有恒心,这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不仅仅对于中原人如此,对于胡人也是如此。
光脚不怕穿鞋的的逻辑也是基于这一点,而北疆的胡人有了属于自己的牧场概念之后,确定这是受到长安保护,由封建帝制铁拳加了钢印的文书作保,他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自己的牧场位置和状态,然后要做的就是将敢于跑到自家牧场来吃草的玩意儿全部变成自己的!
没错,牛羊多的家庭敢跑来他们家的牧场吃牧草,那就属于侵占私产了,那就有法理可以依靠了,你吃我家牧草,我吃你家牛羊!
毕竟哪怕是身在底层,被剥削的人,也是想要爬上去当个人上人的,以前被你剥削,现在有了明确的规定,凭什么还要被你剥削,老子背后有伟大的汉帝国,我要去告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