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扬特意又走到满面羞惭、尴尬无限的孙安面前,对孙安抱了抱拳,说道:“咱哥俩儿也是不打不相识,那天兄弟我出手失了分寸,还请多多见谅!”
孙安,早就看到陈天明看他的眼神儿里隐含着怒气,脸色不善。现在自己闹了个灰头土脸,正愁没有台阶儿下,万料不到辛扬居然过来向他致歉。
孙安也是个精明小伙儿,知道从今往后,这辛扬可就是天衡社会人儿圈子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儿了,就连自己的大哥“彪三儿”的分量都比人家差着好大一截儿了,自己若能与之攀上交情,那也是威风得很。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孙安满脸堆笑,涎着脸说道:“扬哥客气了!是兄弟我有眼不识泰山,你千万别怪罪!兄弟也是不知道,这才冲撞了嫂子,不知者不怪哈!回头我去跟嫂子好好赔礼道歉去……”辛扬一时间没弄明白孙安话里的意思,怎么还出来“嫂子”的事儿了?一转念才明白,原来孙安这登徒子以他的小人之心揣度,把辛扬也看做是在打娟子主意、甚至是已经得手的“同道中人”了。
辛扬一时间狂汗,一脑门子的黑线。
可一来这里也不是解释的地方;二来让这小子误会了也不是件坏事儿,省得这货哪天**病又犯了,一个管不住自己,再去招惹娟子。
陈天明也走到近前,沉着脸对孙安说道:“都是你做事不检点!还不好好跟扬哥赔礼道歉!你看人家这肚量……”
孙安唯唯诺诺,说道:“是,是。扬哥大人大量,都是兄弟我的错,是我有眼无珠,瞎了狗眼了,还请多多见谅!嫂子那里……”
“没事儿,嘛儿都甭提了。”辛扬赶忙打断了孙安的话。听到他一说“嫂子”这词儿,辛扬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辛扬拍了拍孙安的肩膀,说道:“事儿说开了,咱以后就谁都不再提什么‘包涵’、‘见谅’的话了。走,一起去喝上几杯!”
辛扬一副豪气干云,万事不萦于怀的样子。
陈天明一副仁义大哥,严训小弟的样子。
孙安一副懊悔自责,痛改前非的样子。
这江湖中行事,还不是像演戏一样。脸色得随机应变;台词儿得说得利落、能临场发挥,还得声情并茂;角色转换也得跟得上。可不要小看了“江湖大哥”,这可不是谁都能做的。并不比称王、当将军的门槛儿低。
昔年曾有一桩轶事:曾国藩有一次带兵过湖南境内,途中驻扎。因为曾国藩部队中很多士兵都是来自湖南青帮。这一晚,居然数万士兵在未得到任何号令的情况下,自发的离开营帐,结队出去了。
这是因为他们得到消息称:他们的青帮大哥今夜要途经此地。他们是在恭迎恭送龙头大哥。
曾国藩听闻后,勃然大怒。几万士兵擅自行动,这还了得?法不责众,如果要罚这几万人,弄不好就是兵变。于是曾国藩便对这位青帮老大动了杀心。
师爷忙劝说曾国藩罢手。言道:可不要小觑了这青帮龙头大哥,那也都是天下一等一的人才。要具备三个重要质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万众归心的江湖大哥。
何谓三个重要质素?一、义薄云天。比方说手下的主要成员,就比如是功劳卓着的二当家的,犯了很重的帮规。如果不处罚肯定是坏了帮规,今后难以服众;如果处罚,又寒了二当家的心,甚至这二当家的也在帮中很有势力,弄不好就要搞出芬冽来。
怎么办?好!按规矩办,三刀六洞,帮主大哥替兄弟你挨了。既没坏了规矩,又让二当家感激涕零,还让众兄弟觉得大哥是义薄云天,于是更加众望所归了,一场灾难便消弥于无形。
二、笔舌两兼。大哥得是善于言辞,能说会写,文采出众。不然如何鼓动士气?!又如何制造声势?!
三、武勇当先。这个就不必多说了,青帮头子,如果只是三脚猫的功夫、小耗子的胆儿,没在这个位置上坐一天,就得让人给挤兑下来。
曾国藩听了师爷的一番话,便让人约了青帮大哥会晤,坐谈后,曾国藩也是心服口服,这青帮大哥果然是不同凡俗。于是也是对其礼遇有加。曾国藩手下出自青帮的将士见曾总督如此重视他们的青帮大哥,分外高兴,便也更加拥戴曾国藩了。
这社会大哥、领头羊那可都不好当。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手下的兄弟徒众多了,肯定是良莠不齐,难免会有些作奸犯科的、或者是孟浪惹祸的。
一方面兄弟众多使自己更有威望,更夯实了自己社会大哥的地位;一方面鱼龙混杂,有行事卑鄙下流的会坏了大哥的名头,甚至闹出比较轰动的丑闻而引起官面儿上的麻烦。
孟浪的小弟给大哥惹祸的,在江湖上屡见不鲜。现在网络太发达,有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事情,会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起重**烦。新时代的社会大哥比老年间的更难当啊!
曾经在天衡就有过一个很鲜明的例子:有个老牌儿混子,手下有个叫“四虎”的跟班儿小弟,年轻气盛,很有些心气儿,颇有些像李逵式的人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