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在燃烧,血与火的碰撞都在枪声下化为粉碎。
八旗叛军也是有火绳枪的,然而在对新式燧发枪的较量中完全落入了下风,这支由重金打造的部队,个个身披铠甲,每日没日没夜的操练。
无论是协同性还是组织度都是完爆这个时代的军队。
但就算如此,一时间也与叛军僵持住了,粘杆处只能算小忧。
还是那句话,时间太短了,几个月的时间的训练是没办法抹平经验上的差距。
狭小的空间内,掩体太多,燧发枪并不能完全发挥最大的优势。
而粘杆处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后,董亮很快就想到办法,利用全身武装的重步兵开路,然后火枪兵在后面射杀。
很快这种方阵就开始显性出为了,战线的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八旗叛军见状,只能放弃火绳枪,用弓箭抛射,以图杀伤方阵内的火枪兵。
经过三轮的对射,方阵中央的火枪兵并未有天大损伤,人人着甲的部队在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可怕,并且弓箭是很考验人的臂力的,经过几轮射击后,再想张弓就没有那么多力气了。
而火枪兵就是单纯的填弹而已,胜利的天平在一点点的向粘杆处倾斜。cascoo.net
就在此时,铺天盖地的火炮就倾斜而下,落在了慈宁宫方向。
若不是无烟火药的制作工艺还不怎么成熟,且时间太短,这场战斗会变成单方面的屠杀。
太后最为清朝除了顺治外最具有法统的象征,必须死掉。
而常阿岱一伙看到慈宁宫方向响起的炮声与火光,一时间也错愕不已。
眼下这群人对于要不要请太后来此处劝降顺治产生了分歧。
作为代善与济尔哈朗一支的常阿岱与济度,尤其是显亲王富绶此时根本不希望太后来这里,或者说根本不想顺治活下去。
国有危难,唯信长君。
除了济度,他们都是努尔哈赤的子孙,是有资格继承帝位的,尤其是富绶,作为豪格的四子,更是皇太极的子孙,是比所有人更有资格的竞争者,尤其是岳乐与多尼并没有在场之后。
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而是就算没能夺得帝位,恢复四大贝勒时期的议政王会议,也是足够让人眼红的。
而索尼与遏必隆等作为顺治的心腹,也是理所当然的希望太后与顺治平安,只有顺治这面大旗不倒,他们才能从容的分享权势。
所以现在慈宁宫被炮击,他们不清楚具体情况,正是要做出决定的时候,是否分兵去救慈宁宫。
富绶此刻最希望的就是炮弹落在养心殿内,他是万分不愿太后到来的,并且对比其他亲王,除了他是皇太极的子孙外,他还有另外一层优势。
他才十五岁。
十五岁意味还没到亲政的年纪,在诸方势力相持不下的时候,他是最有可能被各方支持的对象。
“董贼兵势强大,皇上性命危在旦夕,我们万万不可前功尽弃!”
富绶的话刚出,就得到了常阿岱与济度的支持。
常阿岱作为刚刚得到正红旗兵权的实权王爷,在尝过了权力的滋味后,可是再也不想做一个富贵王爷了。
而济度更是被顺治幽禁的罪人,他是没有希望登临大宝,但是在场的谁最希望顺治死,他是第一个,只有顺治死了,他才能有个从龙之功,顺利恢复爵位。
而其他世系的亲王小的小,只有罗科铎刚满十八岁,作为岳拖的孙子,他的爵位虽然也是世袭,但只是一个郡王的位置,从根子上离皇位都有些远。
所以也只把注意打到了议政王爷,恢复四大贝勒时期的议政模式上去,所以也出生附和。
而在场的有实力争鼎的王爷也只有这么几位了,从这可以看出清朝的名将王公凋谢的实在厉害。
像索尼和遏必隆这样的强臣,作为五大功勋之后,再加上皇太极与顺治不断的加强的皇权,在满清八旗中是很有威望的,也算得上一呼百应。
他们如果合力,是谁也不敢小噱的势力。
所以遏必隆此时也公然的说道:“枪火无情,刀剑无眼,万一误伤了皇上怎么办?而此刻慈宁宫遇袭,我正应分兵,除了解救太后外,还能让太后说服皇上,毕竟母子连心,其中的误会必然解释清楚的。”
关于顺治的状态,遏必隆与索尼等极少数有猜测人是绝口不提,其一是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怕落了口试,其二是他们对于眼前这些王爷都看不上,但偏偏他们最属意的岳乐没在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支持帝系偏移的。
富绶一听,眼看着就要打到养心殿了,他可不希望事情有任何的偏差。
万一因为分兵功亏一篑,他可就惨了。
“远水救不了近火,太后那边有卓罗他们率领的两千人护卫,贼人一时也无法攻克,现在陛下被妖后挟持,正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时候!万万不能分兵。”
索尼一听也是脑壳痛,本来他们所有人都还开心岳乐不参与这次行动,主动兑子董亮,以便让这次行动顺利进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