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董卓欲连吴匡,诛杀何苗之事说了一遍,吴匡念平日何进对自己有恩,便决定诛杀何苗为何进报仇。
董旻立即说出了,董卓之前交代的计划,吴匡立即领着手下士卒,以为何进报仇为名杀入何苗府中,将何苗一家老小,都通通杀尽。
之后董旻将吴匡带到见董卓,董卓通过一番言语收服吴匡,而董旻则奉令去接收何苗部队。如此一夜之间,董卓就收编了何进、何苗所率领的三万多北军。
原先西园军有五万,被袁绍等人收编两万多,这三万多是未北收编或者老弱。
毕竟袁绍等人,也吃不下那么多军队,毕竟养军队需要钱粮的,所以又白白便宜了大魔王董卓。
董卓收编了何进、何苗原来的军队之后,让本部人马亦开进洛阳城中,如此有三万余大军的董卓据守洛阳城。
就算丁原再多两倍军队,亦不能攻陷重兵防守的洛阳,董卓如今可谓稳如泰山,只需耐心等候自己的十万西凉铁骑前来,即可动手歼灭丁原。
是夜,西园驻地。
当着一众部属的面,袁绍恼怒地拍案道:“不想董卓此人,竟然敢纵兵进城,那吴匡竟然帮董卓、董旻,收降了大将军旧部,我等皆白忙活了一场。”
王匡这时也跟着进城,来到西园驻地,他劝道:“董卓统率强兵,将有不轨的打算。现在不早作打算,必然会被他控制。本初我们应该乘他刚到,兵马都很疲惫,发动袭击,可以生擒董卓也!”
面对王匡想当然的言论,袁绍有些忧虑说道:“那西凉兵马骁勇异常,以我们的兵力怕是很难办到,再说我等只是刚收编了部分西园兵马,军心也还不稳定。”
袁熙心想,这时凭袁绍这些兵马确实不足以对抗董卓,除非联合上袁术、丁原、曹操等人全部军马。
可这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而且袁绍一旦决定的事,是不会听他人劝阻的。
王匡有些失望,再说了几句寒暄后,他就匆匆回他城外兵营了。
就在袁熙出营门时,打马跑来一名骑士,近了一看原来是有一面之缘的张辽。
张辽到营门前下马,跟袁熙见过礼后,由他带进去见了袁绍。
张辽拿出令符文书说道:“辽募兵完毕,共招募得兵士一千,请将军示下。”
袁绍称许了他几句,“嗯,辛苦文远将军了。”
张辽有些犹豫得问道:“听闻大将军已经身死?”
袁熙点了点头,然后告诉了他事情始末。
袁绍接着说道:“当今局势危急难明,文远将军不如,在西园任职以护佑社稷如何。”
张辽婉言谢绝说道:“多谢袁司隶厚爱,既然大将军已经身死,辽理当回到丁大人那去,不然袁司隶岂敢用我。”
看到张辽的推辞,袁绍也没有太在意,客套了会后,便让袁熙送他出去。
营门前,袁熙帮张辽牵着马匹缰绳,他边走边对张辽说道:“有件机密之事,不知该否跟文远兄说。”
张辽拱手道:“公子尽管讲来。”
“我等收到密报,近日董卓欲对丁刺史不利,希望文远提醒丁刺史,小心提防才是。”袁熙面色凝重嘱咐道。
张辽半信半疑道:“多谢公子告知,我会提醒丁刺史小心堤防的。”
袁熙接着说:“我于文远兄一见如故,恨不能相交结识,父亲也对张大哥很是看重,此去如发生什么变故,只管来找我父亲与我,我袁家大门为你而开。”
张辽连忙称谢,倒也没有太在意。
袁熙心想,自己已经提醒过了,如果丁原还是被杀,那也不是他能力所及了,也希望丁原死后,张辽能来投吧。
其实董卓的兵马,并不像史书说的只有三千,那三千铁骑是他嫡系精锐而已。
而且昼进夜出造成了大军源源不断的假象,但是的确唬住了,一帮不懂军机的大臣百姓。
有人问了,曹操如此奇才,难道看不出来吗,是不是太弱了,不是这样的,曹操的军事韬略,是在不断征战中,不断磨砺出来的,不是一出道就无敌的。
加上何进部曲将领吴匡的投靠,他收降了何进何苗兵马后,兵力达到了三万之多,这也是袁绍等不敢妄动的原因。
董卓自持手握重兵,开始流露出嚣张跋扈的本性来了,之前的谨小慎微,只是手段罢了,可惜了,如果他能克制住自己的野心,不争一时,也许会成为霍光第二吧,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十日之后,董卓的十万西凉铁骑,终于开到洛阳近郊,董卓让三万飞熊军进城中驻扎,其余大军则在城外安营扎寨,如此一来董卓更是占尽优势。
他每日带铁骑进出洛阳城,横行街市,宣示实力震慑宵小,百姓惶惶不安。
而且膨胀后的董卓开始出入宫庭,更是肆无忌惮。像曹操、荀攸等大臣,已经发觉了他的野心本性。
洛阳城中,原本属于何进的大将军府此时已经被董卓所霸占,董卓却是于府中设下筵席,宴请朝中百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