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在现在这个时刻,两个老师依旧有些怀疑眼前的这陈锐,是不是提前背下来的答案。
但是,两个老师想了想,让一个九岁的孩子,把一张初中试卷上所有需要写的东西都背下来,再写下来的时候也一点都不出错,有这样记忆力的孩子,在九岁这个角度也算是天才和神童了。
不过,她们两个人虽然都认同了陈锐之前在小学时候的传说。
但是,初中老师和小学老师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她们不会主动传播这个流言。
这听起来好像是有点奇怪,但实际上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初中和小学面对的处境是不一样了,压力也是不一样的。
在这个还没有“义务教育”的年代。
小学其实也还算是是个孩子都会念完的程度,但是初中就不是了。
大多数孩子都不会读完初中,因此对于老师们来说,顶在他们头上的压力更大,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像是小学老师一样“无忧无虑”了。
虽然学生们的流失,让老师们可以少很多工作量。
但是,学校能够拿到的经费,却和在校学生的数量是息息相关的。
也就是说,如果某个老师教到初中三年级,自己的班级只剩下了个位数的学生,那她其实就是整个学校的罪人。
因为校园的面积是固定的,教学楼的面积也是固定的,所以养护费用也基本上不会因为学生多一些或者少一些产生什么太大的变化。
如果学生少了,拿到的经费少了,那维护的费用还是一样多,那学校运营起来就会有些捉襟见肘。
若是往年财政局经费还相对充足的时候,倒是也还好,但是今年与往年不同,今年县里那么多企业倒了,税收和上缴利润都没有了,县里也没有余粮了。
所以,如果流失的学生太多了,那么老师本就风雨飘摇的工资,就更容易缩水了。
所以,初中的老师们,互相就要像是防贼一样。
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情,就被别人“利用”了。
两位监考老师的心照不宣,延续到了下一场的监考里。
每考一科,监考老师就换一换。
新来的监考老师,对于陈锐同样好奇。
而语文这门学科,其实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其实都没有过于当回事。
因为,大多人都认为,人生下来学会了说话,那就是懂语文了。
事实是这样么?
事实不是这样。
语文这门学科,可以不用学,人也不是不能活着。
但是想要学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像是在旧社会,会读书识字的人高达不到是个百分点,这样的一个文盲率之下,那些不识字和不会写字的,却依旧可以用口语来沟通。
因此,语言是人类社会中进化出来的一种必然需要的技能,哪怕不用专门的学习,进行基本的交流问题还是不大的。
但是,事情又有两面性,虽然想要口头交流不用读书识字,但是如果想要懂得更多的知识,想要能够看懂文字,甚至能够写出来几个字,那就需要正经的学习了。
许多人认为语文考试中的许多试题的模式都是不必存在的,但是每一种试题所考察的东西却很清晰。
如果是一位老教师,其实就可以很轻松的通过试卷上的内容,判断出来一个学生基础的理解能力和解答能力是什么样子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孩子,可能语文课一个字都不听,也能取得不错成绩的原因。
那就是因为他们的基础的理解能力更强,表达的能力也更强。
人类这种生物,是生来就不平等的。
每个人生下来,都像是加了一次点。
但是,问题在于。
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都有十个属性点。
有的人生下来有三十个、五十个属性点,而有的孩子生下来连一个属性点都没有。
陈锐答语文卷子的模样,落在这两个新过来的监考老师眼里,就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属性爆表”。
实在是太强了。
不管是逻辑能力,还是表达能力,甚至就连书写,都让他们无可挑剔。
很多人以为语文是不需要逻辑的,实则不然。
一个人想要让自己说的事情别人能听懂能够理解,也想听明白和理解明白别人想说的事情。
那么就必然要有逻辑能力。
而且,虽然语文的解答题,给分的地方,都是一个个点。
虽然说,高考答题的时候,比较有经验的老师,也会建议学生们直接分一二三四几个点来回答。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评卷的老师不需要从一大段有着大量无意义的文字的话里找得分点。
但是,初中时候的考试大多还没有老师提醒这一点。
陈锐也没有做的太过分。
但是,他还是用他那不算是非常规整,但是看起来却很舒服和清晰的字,每个答案点就是单独的一行。
由于表述的问题,他的回答和标准答案当然不可能一个字都不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