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衡没有直接去海州,而是先抵达密州,他二哥章术便在密州担任通判,密州与海州相距很近,所以虽然饶了一点,但也远不了太多。
此次南下,可能短时间回不来,所以章衡便来看看章术,顺便看看小侄子以及小侄女,小侄女出生以来,还没有见过呢。
到密州见过了章术,章衡夫妇便继续南下来到海州,在海州见到章衎夫妇,盘桓了几天,便正式南下。
夏秋季海上风浪颇多,但行船的是有经验的海船,所以看着危险,但实则只是常事而已。
章衡夫妇一路南下,八九天的时间便来到了南方,章衡在泉州会见了泉州海商,连福建路转运使高易简都专程从福州赶过来。
高易简举办宴席为章衡接风洗尘。
原本该是官方接待,但章衡却是请求高易简只带泉州的老相识们参加即可,于是高易简带了泉州海商们参加,也就是一开始的那十几家海商,张麻子自然也是在列的,令章衡意外的是竟然见到了一个老熟人,便是原来的公使库监当官鲍茂伦。
鲍茂伦现在清溪县担任通判,听说章衡来了,紧赶慢赶跑来泉州,非要见一见章衡,于是便来到了宴席之中。
都是老熟人了,大家言笑晏晏,一通寒暄之后,张麻子带着汇报的性质,与章衡聊起泉州这几年的发展。
其实对于泉州的发展,章衡是有所耳闻的,但由当事人亲自来讲述,自然是更有说服力的。
张麻子将近年来的泉州发展成就娓娓道来:“……泉州之发展,源于当年高老大人与章老大人的高屋建瓴的建设,后来又有包大人继承发展,之前又有韩绛大人支持,一脉相承的政策支持,泉州终于是走上了正轨……”
曾幼薇听到张麻子所说的【章老大人】,不免看了看身边风华正茂的夫君,抿嘴笑了笑。
“……当年章老大人说过,海贸之利大,但泉州不能只顾着自己去跑海,源头才是才是关键。
所以,我们这些年不仅将海贸做到了大宋第一,更将源头的供应链做到了大宋第一!
现在大宋之海商,除了杭州以北地区,无论是雷州、琼州、广州、惠州、潮州、福州、温州、台州,乃至于与杭州近在迟尺的明州的海商,都主要依赖咱们泉州的供应链!
现在咱们泉州的产值,有四成是咱们泉州海商创造的,而其余的六成,是咱们泉州的供应链创造的!……”
张麻子看着非常地兴奋。
“……章老大人,可惜您没有时间到泉州各县走走看,您要是去看看,您一定会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觉,当年的各县是何等模样您是见过的,可是现在的各县,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现在的各县工坊遍地,人流聚集,商业兴盛,河流处处是商船,道路车水马龙,您看着现在的泉州之繁荣可能是您之前见过的十倍。
可各县的繁荣,可都不逊色于泉州,以前大家提起泉州,便只知道泉州,可现在的人提起,却是必然要提起一句近些年流行的俗语。
所谓【天下海贸看泉州,泉州海贸有七子】,所谓泉州七子,不是指人,而是指德化县、清溪县、惠安县、南安县、同安县、晋江县以及咱们泉州城。
可想而知,咱们泉州七县一个都没有掉队,一个比一个繁荣!
而泉州七县能有今日,便是因为章老大人当年的做下的高瞻远瞩的指示,也就是【以海贸为驱动,以供应链为核心】建设思路,才有今日繁荣之泉州!……”
章衡忍不住哑然失笑,看到张麻子的讲述,他竟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像是回到了前世一般。
但张麻子的讲述却的确是是相当的清晰,可以听得出来,现在的泉州知发展的确是非同小可。
就算他之前远在汴京,都经常听到泉州之名。
汴京经常会有许多的东西,标明是泉州所产,可见泉州所产出的东西,已经不仅仅是外贸的产品,甚至已经内销到汴京了。
这就说明泉州的供应链的发展的确是达到了一个高度了。
以前汴京中流行的产品,要么是各州县的拳头产品,比如说什么端州砚台、景德镇瓷器、川蜀的锦缎等等。
更多的是来自江南的产品,毕竟江南离汴京更加,产业更加的发达,也更能够引领潮流。
但现在泉州却能以远在南方之地,越过江南直接引领汴京的潮流,可见其影响之大!
只是张麻子这么一同吹捧,倒是令他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这时候鲍茂伦笑着左证道:“张老板所说的确是真的,我去年才来的清溪县,来之前我还以为要在这边吃两年苦,然后再调回去京中。
但来了之后,这里的繁荣着实是令小人感觉到惊诧莫名,尤其是名不见经传的清溪县也是那般的富裕,也是令小人震撼不已,但知道这是大人您的手笔,小人便理解了。”
大家伙尽皆笑了起来。
高易简叹息道:“可惜啊,居正你却是被任命为广南东路的转运使,如果能够来福建路当转运使就好了,这样整个福建路都能够快速地发展起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